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吗?
师团,大阪,日本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这一天里,奥保鞏获得了「南山の奥」的勇名,但大阪师团在内的第二军却为此付出了4,387名死伤的代价。事后东京大本营听闻战事,甚至怀疑这种操作带来的死伤“或许还有个零?”(下为第二军路线/南山战事图)。
提到这件事因为事涉有二。一是间接证明大阪师团也曾猪突过。二是传闻4387(0)这个伤亡数字在后来以讹传讹,成了大阪师团后继者消极待战的最佳理由。
上述的这个传闻是有客观成因的。大阪师团代号是“淀”,军团符号是“4D”。对比“宫”(天皇近卫师团)、“勇”(第二师团)、“武”(第九师团)以及“鲤、菊、熊”等代号……大阪师团最尴尬的地方出现了。就像司马辽太郎说的,他们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士文化的熏陶,大多都是商贩出身的平民,历史上町人自治性很强,不喜服从军事管理。
换而言之,就是有大阪人认可像南山之战的这种牺牲,是上级把大阪人当炮灰博前程。继而再看苦逼的大阪师团……嗯,下克上是没可能下克上了,就只有偷奸耍滑惜命一下,才能在关键时刻为天皇效忠,而不是被无良上司拿来当炮灰这个样子……
事情果真如此?别说,还真是洗不清这个嫌疑。
举个例子,侵华战争期间,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中国阵亡3.7万余人,日本阵亡1.1万余人,没有大阪师团的踪影。但在同年11月的汉水作战(二号作战),大阪第4师团和第17师团,还有第18混成旅团出现了,一仗下来只死了132人,445人受伤,顺便还报了个马死68伤82的数字……人就算了,马也说是不是有点扎心?是想说大阪师团太能打,还是反讽其他日本师团不惜命啊?黑,必须黑!不黑难消此心头之恨。
于是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黑大阪师团成了日本军史爱好者和退役军人群体中容易引发共鸣的娱乐方式,别说文字了,漫画也不时可见。反倒是原本的德川幕府时期和西南战争等历史影响被逐渐淡化了……
但是像日下公人的书中,曾提到如太平洋战役中,大阪师团于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岛战役中,在友军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的前提下(16师团折损近半、65旅团战损三分之二),未能以“猪突猛进之玉碎精神”完成了对巴丹半岛三道防线的突破。
这得益于大阪师团远超乎其他师团的步坦炮协同能力,并且美军也承认这有效拖延了他们的时间。但当时乃至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国内不甚认可这种“优秀”。举例如巴丹半岛迫降美军及菲律宾师七万余人、科雷吉多尔岛逼降美军第四海军陆战团在内的1.2万余守军……对这种事的批判,不在于大阪师团伤亡的多少,而是这么多战俘必然给当时的日本造成极大的后勤压力。这哪里是日常开黑,简直就是成桶地倒墨汁……
所以纵观这几十年来的争论,不难发现对大阪师团的各种吐槽总结起来,相对简单粗暴:【一】大阪师团的战术思想不符合日本各界的认知或需求;【三】包括中国在内,东亚民间可能更易认可勇往直前、力战而竭的短期决战理念;【三】地域黑造就了大阪师团的“神话”。
但毋论如何,这种不喜玉碎冲锋,懂得保证有生力量,且能不时打出彩的日本甲种军团才是更值得警惕的。如果仅以“窝囊、无能”去看待……难道真要说日本鬼子在中国苦苦挣扎了十数年才逃还老家?那可就不只是历史虚无主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阪师团编号为日本第四师团,属于日军在二战爆发前的17个主力常备师团,是日本陆军的甲种师团,其装备在日本陆军中也是佼佼者!
第四师团的士兵主要由大阪本地的菜贩商人组成。他们的个性天生的,不断和诸侯斗智斗勇、做生意讨价还价。所谓武士道精神忠诚天皇,那就更谈不上了,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但是他们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日军主导的大都为进攻作战,而大阪师团在主动进攻中屡战屡败,因此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大阪师团虽然主动进攻作战不行,但是搞土木工程修建桥梁补路,搞防御工事方面还是颇有一手的。毕竟也拥有甲等师团的装备,在中国战场他们大都参与接防任务,何况中日军队之间武器差距那么多大,中国军队一般很少会对日本甲种师团主动发起进攻。简单来说:只要不主动进攻大阪师团,基本上也就互动无事,哪怕是路过人家都懒得搭理!第4师团在日军当中比较另类,但是绝不是不堪一击,其另类在于打仗比较滑头,不喜欢蛮打硬拼。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主动动能性比较强,比较善于审时度势。
那么大阪师团作战水平就很差吗?
在大阪第4师团在抗战和二战参加的2次主要战役,其实第4师团都是取得了全胜。第一次是在第2次长沙会战,第4师团击败了精锐部队第10军,这个第10军就是后来保卫衡阳的那个部队,也是一个非常能打的部队。桂军守卫南宁才1天就被破城,第10军在衡阳可是守卫了40多天的,可见实力是很不错的。但是第4师团的成名之战,还是在攻击美军的科雷吉多-巴丹要塞战役。
美军在这里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还有粮食药品,另外还有13万美军和菲律宾军团据守这座要塞群,美军认为这里起码可以坚守3年。就日军那点能力根本打不动。结果第4师团经过缜密的侦察和策划,1个多星期就拿下了巴丹要塞,出动兵力只有7300人,损失600人,光是俘虏的美军和菲律宾军就有6万多人。缴获的武器包括120辆M-3坦克和350门压制大炮。后来,第4师团又去打科雷吉多要塞,结果1个晚上就拿下了这座要塞,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光粮食就够10万人大吃大喝3年的。第4师团在发动进攻以前,是经过了1个月的针对性训练的。
如果是被称为勇武的乃木希典这样的将军指挥,那绝对又是一场尸山血海的要塞群攻坚战,确实是够勇敢,但是,也确实比较傻。后来第4师团就去了泰国,再也没打过仗,一直到45年8月日本战败,才返回日本。如果日本陆军使用都是这种喜欢玩脑子,沉得住气,注重科学不搞蛮力的。其实,才是更加可怕的事情。如果是第4师团在瓜岛,绝对不会想第2师团一样拿着11吨炮弹,就敢蛮干冲击5万美军的阵地。
由此可见,第4师团是可以打硬仗的,绝非菜鸟。也就是该牺牲时候牺牲,该保命的时候保命,主要源于日本军史学家关幸辅暴笑强文:《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还有中国某作者的类似文章。其实,关幸辅只是一个演员,老年开始写写剧本,和史学家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写的都是段子而已。对于他的文章,日本史学家早在10年前就有系统的驳斥。
上一篇:五一旅行去哪里比较便宜并且人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