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吗?
师团,大阪,日本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这也挺符合第四师团士兵们原本的商贩形象。
人家富的早,民智开化的早,不容易被武士道忽悠。相比于关东关东那边没见过世面,被军国主义武士道洗脑的人,他们不知要理智多少。
而且前面也说过,第四师团的战绩并不差,他们更多的是在用脑子打仗,不作无谓的牺牲,这和窝囊二字,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最后值得一提的,第四师团,是二战时期,日军中少有的一支没有大规模屠杀行为的部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的来说,因为“大阪”所以第四师团确实值得一黑。甚至早于《日本一弱かった陸軍師団》的时期,就可见这种挖苦讽刺和捕风捉影的风潮之端倪与争议。比如今东光《毒舌日本史》、司马辽太郎《手掘り日本史》、日下公人《人間はなぜ戦争をするのか》等等……像司马辽太郎就曾说过,鸟羽伏见之战时德川家为啥败了?大阪兵太多。西南战争时为啥败了?大阪兵太多。就是日俄战争时,大阪兵(师团)也不出彩啊,不懂得猪突猛进、猪突豨[xī]勇的日本人就不是好军人。然而……
大阪师团创设于1888年,参与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从属第二军)。在5月25日南山之战当天,由大阪师团所属的第二军于上午八点开始对俄国人的总攻,至午后已开始动用预备队却仍还减员的前提下,参谋长落合丰三郎建议撤离时,司令官奥保鞏(巩)大将没答应,而是继续让第二军攻击俄军阵地,直至晚20:30分左右,因联合舰队的炮火支援,南山才得以占领。
在这一天里,奥保鞏获得了「南山の奥」的勇名,但大阪师团在内的第二军却为此付出了4,387名死伤的代价。事后东京大本营听闻战事,甚至怀疑这种操作带来的死伤“或许还有个零?”(下为第二军路线/南山战事图)。
提到这件事因为事涉有二。一是间接证明大阪师团也曾猪突过。二是传闻4387(0)这个伤亡数字在后来以讹传讹,成了大阪师团后继者消极待战的最佳理由。
上述的这个传闻是有客观成因的。大阪师团代号是“淀”,军团符号是“4D”。对比“宫”(天皇近卫师团)、“勇”(第二师团)、“武”(第九师团)以及“鲤、菊、熊”等代号……大阪师团最尴尬的地方出现了。就像司马辽太郎说的,他们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士文化的熏陶,大多都是商贩出身的平民,历史上町人自治性很强,不喜服从军事管理。
换而言之,就是有大阪人认可像南山之战的这种牺牲,是上级把大阪人当炮灰博前程。继而再看苦逼的大阪师团……嗯,下克上是没可能下克上了,就只有偷奸耍滑惜命一下,才能在关键时刻为天皇效忠,而不是被无良上司拿来当炮灰这个样子……
事情果真如此?别说,还真是洗不清这个嫌疑。
举个例子,侵华战争期间,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中国阵亡3.7万余人,日本阵亡1.1万余人,没有大阪师团的踪影。但在同年11月的汉水作战(二号作战),大阪第4师团和第17师团,还有第18混成旅团出现了,一仗下来只死了132人,445人受伤,顺便还报了个马死68伤82的数字……人就算了,马也说是不是有点扎心?是想说大阪师团太能打,还是反讽其他日本师团不惜命啊?黑,必须黑!不黑难消此心头之恨。
于是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黑大阪师团成了日本军史爱好者和退役军人群体中容易引发共鸣的娱乐方式,别说文字了,漫画也不时可见。反倒是原本的德川幕府时期和西南战争等历史影响被逐渐淡化了……
但是像日下公人的书中,曾提到如太平洋战役中,大阪师团于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岛战役中,在友军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的前提下(16师团折损近半、65旅团战损三分之二),未能以“猪突猛进之玉碎精神”完成了对巴丹半岛三道防线的突破。
这得益于大阪师团远超乎其他师团的步坦炮协同能力,并且美军也承认这有效拖延了他们的时间。但当时乃至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国内不甚认可这种“优秀”。举例如巴丹半岛迫降美军及菲律宾师七万余人、科雷吉多尔岛逼降美军第四海军陆战团在内的1.2万余守军……对这种事的批判,不在于大阪师团伤亡的多少,而是这么多战俘必然给当时的日本造成极大的后勤压力。这哪里是日常开黑,简直就是成桶地倒墨汁……
所以纵观这几十年来的争论,不难发现对大阪师团的各种吐槽总结起来,相对简单粗暴:【一】大阪师团的战术思想不符合日本各界的认知或需求;【三】包括中国在内,东亚民间可能更易认可勇往直前、力战而竭的短期决战理念;【三】地域黑造就了大阪师团的“神话”。
但毋论如何,这种不喜玉碎冲锋,懂得保证有生力量,且能不时打出彩的日本甲种军团才是更值得警惕的。如果仅以“窝囊、无能”去看待……难道真要说日本鬼子在中国苦苦挣扎了十数年才逃还老家?那可就不只是历史虚无主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的来说,因为“大阪”所以第四师团确实值得一黑。甚至早于《日本一弱かった陸軍師団》的时期,就可见这种挖苦讽刺和捕风捉影的风潮之端倪与争议。比如今东光《毒舌日本史》、司马辽太郎《手掘り日本史》、日下公人《人間はなぜ戦争をするのか》等等……像司马辽太郎就曾说过,鸟羽伏见之战时德川家为啥败了?大阪兵太多。西南战争时为啥败了?大阪兵太多。就是日俄战争时,大阪兵(师团)也不出彩啊,不懂得猪突猛进、猪突豨[xī]勇的日本人就不是好军人。然而……
大阪师团创设于1888年,参与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从属第二军)。在5月25日南山之战当天,由大阪师团所属的第二军于上午八点开始对俄国人的总攻,至午后已开始动用预备队却仍还减员的前提下,参谋长落合丰三郎建议撤离时,司令官奥保鞏(巩)大将没答应,而是继续让第二军攻击俄军阵地,直至晚20:30分左右,因联合舰队的炮火支援,南山才得以占领。
上一篇:五一旅行去哪里比较便宜并且人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