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所谓上古圣王的“禅让”是真的吗?
都是,尧舜,纪年所谓上古圣王的“禅让”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谓上古圣王的“禅让”是真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禅让首先是违背人性的!纯正禅让发生和延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禅让者鹤立鸡群能力出众一大截品德修为相当高且众人都服2.受禅让者鹤立鸡群能力出众一大截品德修为相当高且众人都服。所以禅让志即便发生也不可能延续!跟西方的民主一样,换汤不换药!都是糖衣炮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尧舜禹那时期的禅让制应该是存在的。在他们之前的炎黄两帝以及蚩尤通过两场战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确立了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也确立了以黄帝为首领的联盟部队。尧就是黄帝选出来的贤德之人,而尧感激黄帝的信任,同样把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有作为,品德高尚的舜,这样我们的禅让制就确立了。虽然说是首领制,但是他是没有任何特权的,只是在部落中作为领头人,本身不具有特权,所以才有禅让制是民主的,“公天下”的说法。禹的继位同样如此,而后来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世袭制开始,也开始了中国“家天下”的时代,一直到清朝灭亡。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的进步,因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财产物质共有到私有制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史记等大部分记载的是禅让。竹书纪年里记载,还有韩非子里也有相关反映,不是禅让而是夺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禅让,《史记黄帝本纪》,家族传位于优秀者,而不是禹之后的父传子: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制度的“禅让”,其实和皇帝逼位没区别,而之后的历史发展也应证了禅让的本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这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王位继承方式,这种制度并不是子孙世袭,而是将王位传给德才兼备的人。
相传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因年老精力衰退,所以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舜。这种让位的方式历史上成为“禅让。”之后,舜年老时,用同样的方法,让位与禹。而尧舜因为让贤,被后世尊为上古先王。
这些内容在《尚书》《左传》《国语》《孟子》等先秦文献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儒家对禅让这种美德加以赞颂,宣扬,《孟子》、《论语》等典籍称赞“尧、舜、禹、汤、文王”,在他们的宣扬下尧舜成为理想政治时代的代名词。
事实果真如此吗?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要让贤?
不是的,这主要是儒家为了恢复礼乐制度而进行的宣传、美化,事实很不是很祥和,而是有很激烈的斗争,最少不是主动、真心让位。
《竹书纪年》曾记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看“囚”字,已经说明问题了。《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由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著,亦称《古书纪年》、《汲冢纪年》。西晋时由盗墓贼不准盗发,才流传于世。《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未经秦火的历史著作,其记述的史事应该真实可信。
《韩非子·说疑》提出“何知其然也?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因曰:此四王者,以臣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这个疑问,不是空穴来风,而应该是有真实依据的。
陶寺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地。考古发掘陶寺遗址,通过实物考查发现尧舜之间根本不存在禅让。因为挖掘出的陶寺文化晚期遗址未曾沿袭中期及以前的文化遗址,而且出现推平城墙、荒废宫殿 、屠杀壮丁、奸淫妇女 、毁宗庙、侵扰祖陵等痕迹,可以断定必然有过杀伐才会如此,如果是禅让就不会出现这些有争杀的痕迹。
进入秦汉之后,“禅让”这个词更是一个贬义词了,一般伴随着篡权而出现。
8年,西汉皇太子刘婴禅让给摄皇帝王莽;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265年,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等等。
可见,尧舜禅让神话中,尧舜之间的让位是根据儒家理想主义编造而成,事实可能是以武力来完成的政权交替。后世更是如此,通过“禅让”来遮盖不正当的方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