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算教育孩子成功?
孩子,父母,自己的怎样才算教育孩子成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坚定信念
父亲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反映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一个是儿子遇到洪水被困时,独自想办法逃生成功;另一个是儿子从太空返回途中遇到太空舱隔热层受损,在最短的时间里修复好并顺利到达地球。两次经历都是生死攸关的考验,最终还是父亲这句“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给予了儿子重生的勇气。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么逃避要么放弃,稍有不顺心就出现轻生的念头和举动。作业没写完就逃课,考试没考好就跳楼,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不服输的勇气,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
父母们真要好好反省一下了,过分的娇纵和溺爱只会让孩子更加脆弱,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照、保护孩子,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更加没有反败为胜的底气。要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认输”的坚定信念是在失败的教育和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关于怎样当父母
1、以身作则
父亲说:“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影片中,儿子睡觉前看到父亲还在为自己的申诉状而奋笔疾书,马上也起床看书,为考进年级前十名而努力学习;当儿子觉得这个目标太难想放弃时,父亲也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递交申诉状到法院,告诉儿子坚持信念,永不放弃。
现实生活中的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用嘴巴不停地对孩子重复唠叨,而自己却在工作上不求上进,懒懒散散;更直观一点的例子就是,母亲监督孩子写作业,自己却在玩手机。这样的父母如何能教出爱学习的孩子?
俗话说:“身教大于言传”、“话说千遍不如示范一遍”,光说不做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没有权威和公信力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在教孩子做好之前先让自己做好,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2、给予信任
父亲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影片中,面对表现较差的儿子,幼儿园老师说:“他就是脑子缺根弦。”母亲说:“他是个笨孩子,无药可救了。”教导主任说:“煤球再怎么洗也永远变不成钻石。”当所有人都对笨手笨脚的儿子进行批评指责时,只有父亲采取了鼓励的方式,说他是最聪明的孩子,让他重拾信心。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远远大于鼓励教育。当孩子拿着九十九分的试卷,满心欢喜地期待父母表扬时,父母却说:“怎么扣了一分?错在哪里了?赶紧去订正!”当孩子拿着自己的画,等待父母来欣赏时,父母却说:“太阳怎么是绿色的?树木怎么是红色的?不对,重新画!”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而我们缺少的是发现这些闪光点的眼睛。
信任和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一直在指责和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没有自信,缺乏勇气,很难将潜力发挥出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给孩子的人生设限,永远用信任的眼光和鼓励的话语来对待孩子,那么,他的将来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3、换位思考
父亲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感受器,他们能感受到大人对他的感情是不是爱。”
影片中,儿子被教导主任批评后从学校出来,母亲在校门口当众训斥他,这一做法立即被父亲制止,并对母亲说:“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他的内心已经很难受、很自责了,先回家再慢慢说。”父亲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感受。
现实生活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认为对孩子是爱,而孩子却并不领情。比如常把“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比如当众批评教育孩子,比如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报各种培训班,又比如花钱买大量的玩具、衣服、零食等却没时间陪伴孩子……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父母是否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有多久没有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了?当父母们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时,有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不要以为大人的敷衍可以逃过孩子眼睛,他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父母是否真的爱他。
4、亲自体验
父亲说:“躺下来,感受一下草的味道,看一下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影片中,儿子作文写不出来,父亲带他去草地上亲自感受大自然,通过切身体验来理解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并且父亲还带着儿子亲眼目睹航展的风采,领略故宫的文化底蕴。后来儿子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全部融入到作文里。
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写出好的作文,画出优美的作品,于是买来大量的书籍给孩子看,什么《优秀作文100篇》、《少儿绘画作品集锦》之类。不可否认,这样的参考书对孩子是有所帮助,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是应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切身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当孩子亲自体验到了,就会在文章和绘画当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而不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枯燥无味的拼凑。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家庭和学校中都值得推广,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与其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不如切身体验让孩子印象深刻。
大家好,我是@泉妈育儿心得,专注亲子关系,对亲子心理、教育、沟通、阅读等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带给你帮助,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收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此略表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当不妥之处,敬请多多指教。
究竟怎么才能算教育孩子成功,相信不同的家长,不同层次的家长,不同时段的家长,其看法,其想法,其做法,其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不论怎样,我总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秉持先学做人,再学求知。做人是根本,是根基。只有先让孩子学会了做人,才能真的让家长放心,让家长舒心,才能真的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
一个不会做人,不懂得做人,甚至是在做人方面有严重欠缺,严重缺失的人,不论是到了哪里,不论是到了哪个时段,不论是到了哪个阶层,都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相信这也会对其自身发展,自身成长带来不利,当然也就会不自觉地给其家长带来时不时的放心不下或不安,甚至是严重不安!
这里的做人,包括好的习惯(生活、学习等方面),好的养成,好的责任,好的担当,好的心理,好的健康,好的梦想!
上一篇:装修时天燃气表可以放橱柜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