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这是什么意思?
三更,正午,俗语农村俗语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这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许多时候用农村人的角度去看带一些事情,古时候的人们对生老病死的事情一般都是从人的身体异常反应来判断,在许多年的经验积累当中有了一趟自己特殊的判断方式,也就是说男人属阳在半夜阴时腿脚浮肿得厉害那就说明这个男性病人几号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如果女性在白天脸部和其他地方浮肿得厉害也说明了这个女性病人病入膏肓,这也许就是这句话真正的意义也不一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以前人们把所有东西都分为“阴”、“阳”,我们吃的蔬菜有分阴阳,房屋有分阴阳,日月分阴阳,当然人也分阴阳。男人是属“阳”,女人就对应“阴”。
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这就话其实是对病人的情况一种估算。不管是穿靴还是戴帽只是一种形容病人外部表现的一种方式,其根本就是身体浮肿。
脚上红肿就是穿靴,头上红肿就是戴帽。这是赤脚医生及老一辈人,甚至现在农村对于一些重病之人是否需要准备后事的一种判断的办法。这种办法在民间流传已久,虽说这种办法目前还没有科学给出根据,但实用性却很强,也就是说基本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有经验的人说需要准备后事了,基本挺不过当天或者当晚。
这里来说说为什么男人是三更,女人是正午。前面说了男人属阳,阳被阴克,正常之人讲究阴阳平衡,但对于重疾的男人来说并不是这样。所以只要男人在夜晚三更之时出现下肢浮肿,像穿了一双靴子一样基本可以准备后事了。这里也不一定是三更,因为三更是最缺阳之时,一般只要是晚上男人发生这样的情况基本没有办法了。女人和男人同理,只是反过来罢了。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关注小晓每天给你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小风子桥牌,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觉得有道理的还请关注下小编。
所谓的怕,不过是自己承受不起!
农村所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说,男人怕夜里穿靴子,女人怕正晌午的时候戴帽子,不是的。
你想想看,即便农民伯伯们文化水平再低,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哪有人夜里穿靴,大太阳戴帽子的,不嫌麻烦,不嫌热吗?
这句话要引申的去看,其实穿靴戴帽指的是生病!
男人半夜三更生了急病,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黑灯瞎火又不知道怎么送去医院,只能等死,女人大日头带着帽子其实也是在暗指女人们了生了病,大太阳还要忍受日头的暴晒。
这句俗语主要是一种警示作用,让农村的后辈们能够知道敬畏,晓得厉害,从小处做起注意自己的身体,轻易不要生病,生病了也不要生大病。
那为什么农村人这么怕生病呢?
一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农民没有什么医生,最开始是赤脚医生,后来是村卫生室,但是这些医护人员都是兼职,并不是专业的,多是半路学过一些皮毛,只能诊断一些头疼发热的小病。这些医生平日里还要下地干活,所谓的卫生室也不过是在自己家或者是村委会的办公楼里辟出一个小单间,没有什么消毒啊卫生什么的。
有时候去看病开药,你都能看到黑乎乎的手指从一个个药瓶里扒拉药片然后撕上一小片报纸给你包起来。除了医生少以外,药品也是少的。农村的卫生室基本上都是一些廉价的常见药,还不一定全。
因为农村看病给药跟城市里医院是不一样的,城市里医院开药是给一整盒,农村是拆开了论片给,这也让农村卫生室保留的药量很少。而且加上安全因素的考虑,很多药品也极少供应到农村卫生室。
缺医少药的现状让农村农民一旦生病并不能总是得到及时并且是准确的治疗,你说农村农民能不怕吗?
二是农村农民收入少。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农村农民从田地里挣到的收入实在是太少了。而医药的价格是高的。
在农村卫生室还好,反正也没有什么检查的设备之类的,全是凭卫生室医生的经验,虽然省下了检查费,但是药费却省不下来。为了尽快治愈疾病,一般卫生室医生都会开很多药,药量大,效果虽然也不错,但其实在某些时候多卖了药。
要是去医院,那就更贵了。先是各种检查,光是检查费就很多,还有挂号费等。这个其实站在科学的角度是可以理解,毕竟医学是一个循证科学,每一种疾病都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总要通过检查挨个去排除,这样才能针对性的用药。
但是农村农民不懂这些,也不排除有些医生机械死板的要做各种检查。
收入低,医疗花费大,能不怕生病吗?
三是怕连累整个家庭。农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的集合体,可以说每一个家庭的土地供养了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而在家庭成员之中,有老人有小孩,这些人对产出的贡献是很少的,只有正当年的壮劳力是主要的家庭贡献做出者。
但是,一旦家庭里的任何一人生了重病、急病都会对整个家庭带来连累。老人小孩得病了,总的有人去伺候照顾吧,这个时候家庭里的农活就全部压到了另一个人身上,更不幸的是如果是正当年的壮劳力生病了,不仅要老人孩子照顾他,还要把家庭的农活给暂停了。
收入减缓甚至是没有了收入,还要花费大价钱看病照看,农民怎么会不怕生病?
这句俗语用可怕的后果来警示村子里的人,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家庭的负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椰子油如何卸妆?有什么推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