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这是什么意思?
三更,正午,俗语农村俗语说的“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这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那些上年纪的老人们的。是根据一些老人们是身体变化来判断其生与死的那一刻。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男怕三更穿鞋,女怕正午戴帽”。
“男怕三更穿鞋,女怕正午戴帽”,意思就是那些身体不太健康的七八十岁男性老人们 在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这个时刻,突然发发现他其他地方好好的却脚肿了,那么他离世的时间是不会太多了。而那些上年纪的女性老人们却是在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的时刻,发现她其他地方很正常,就是头部肿了,也一样离开人世的时间不多了。这时候,该通知的亲人,那就赶快通知亲人回来见最后一面吧!作为他的后人们,还是早点给他做办理后事的准备。没有棺材的早点预定个合适的,没有寿衣的,那就早点买下放着吧!还有什么需要安动的,就早点做准备,以免到时候着急。
在日常生活,老人们离世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些征兆,还有很多反常的现象发生。这句农村老俗话也是农村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究竟有多大的准确率,那我就不得而知了。还需大家在评论区评论一下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广州人有句关于健康状况的口头禅是,《男怕穿靴,女怕戴帽》,男的〈小)腿肿,女的头肿都是身体已到了极差的征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不知情;二、亲人;三、好友;四、异性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互文是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为了句式工整而把词语隔开,看似各说各话,其实上下两句互通,是一个完整意思。
比较著名的古诗句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互文结构,每句的前半节和后半节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应该合成一句来理解。
同理,你这句老俗话也应该理解成男女都怕穿靴戴帽。具体原因已经有答案说了,不再赘述。低蛋白水肿也好、心源性水肿也好、感染性休克的水肿也好,都是危重的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男人穿靴子,女人戴帽子,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什么要害怕呢?其实这句俗语是一句引申义,不是指真正的男人怕穿靴子,女人怕戴帽子。而是指代男人如果脚肿得老大,就像是穿了一双靴子一样,女人面部浮肿,就像是戴了一顶帽子一样。
男人女人害怕的是得这种水肿病,而不是真正的所谓穿靴戴帽。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很差,男人女人又要经常下地干活,很多人又不注意卫生,结果各种传染病经常出现。例如导致男人脚部水肿的疾病就有丝虫病,蜂窝组织炎、肝炎等,而导致女人面部肿大的有各种神经炎症。
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太差了,男人女人一旦得了这种水肿病,基本上就等于是宣判了死刑。而通常得这种水肿病的男人女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倒下了,死的是个人,垮掉的是家庭。所以一旦有人发现男人或女人脚上、脸上出现水肿,就会怕得要死。
尽管有的时候,水肿并不能完全和某种疾病等同,但是缺少医学知识的农民们可不管这些,家里人哭天抢地,尽其所能请最好的医生来,直到确定没有事,才会安下心来。
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农村有这样的谚语,也就意味着在过去,农村人的水肿病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医学上来说,有以下这么几点。
一是营养缺乏,导致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缺少,细胞缺乏养分,出现肿大的情况。过去农村人哪里有什么营养可谈,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肉就不错了。大部分时间是简单的蔬菜,逢年过节可能会上一点肉菜,这就使得农村人人人脸上有菜色,体内蛋白质含量过低。
二是恶劣的环境,特别是防护措施不到位,光脚下到田里劳动成为一种习惯。或者女人用沾了泥巴的土直接抹到脸上,加上卫生防护知识缺乏,使得导致水肿病趁虚而入。夏天的时候,天气极度炎热,人体血管扩张,这时如果哪怕有一个破溃处,细菌也容易进入体内。
三是各种疾病,水肿只是一个表象,它的后面可能是各种疾病。例如肝病、肾病、传染病等等,特别是肾病,最让农村人头疼,得了肾病的话,极难痊愈。
那为什么一定是男人三更脚肿,而女人正午面肿呢?因为根据农村人的说法,三更即子时,子时为太阴,阴气最重,对男人特别不利。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在这个时间段蹦出来,而正午恰好是对男人有对,阳气充足,但却对女人不利,因为阳气压制阴气。
上一篇:椰子油如何卸妆?有什么推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