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写字是为了实用,所以要容易让人辨认,书法是大道无形成艺术,大众看不懂才算,对吗?
书法,草书,艺术写字是为了实用,所以要容易让人辨认,书法是大道无形成艺术,大众看不懂才算,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识读性差,感觉就是法度不恰当,或是笔画不标准,缺失笔法,用笔随意。意法相害,凭意性而发挥,一般出现在狂草书法作品中。
有的书写行书也不规范,主要是不懂书法常识,一般没有经过临帖的原因,书写的连笔字一塌糊涂,缠绕在一起,让人觉得潦草鸟巢,一窝蜂的草意,属于别样无书法绳墨。
启功对书法的识读,认真的说,写书法,一为实用,能够让人读出来,汉字是表意的,不懂何汉字书法。
书法虽然从字形上看,都有书写的规律,所以有法规之存在,一般都是延续古代写法,逐渐而给予发展变化。并不是乱涂乱画是书法。
因此书法的形象与抽象是相依相成的。意境不能替代与不能够识读。,韵致的形成都是有姿态万千的体现。
游戏书墨,玩味书墨,翰墨应该能够与大家识读才有交流切磋。大凡不让人识读的书法,就不能算书法,因为缺少方寸之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的,要大众认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字是表达所写的内容,因此,写得要工整,易辩认。而书法则是一门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根。书法在法,它讲笔法、技法、章法。章法包括墨色变化、空间布局、虚实变化、节奏、印章调节等,技法包括接体、取势、收放、开合、纵横、错位、肥瘦等,笔法包括提按、停顿、转折、抑扬、造型,起收、运笔、方圆等。并不是让人认不倒才是书法。书法贵在气韵。创作的书法作品是作者心情、学识、书法技巧的综合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写字最终的目的也是让人能看懂的, 有些字体如草书虽然没有草书经验的人不好懂,但是有草书经验的人是能看懂的。如果一个人写的书法谁也看不懂,无法认识和解读,那么这种作品也没有生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也。用于辨认实用,此为文字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功能,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对美学需求的提高,所以文字的书写便逐渐上升而有了“书法”。就有如人类的衣服最原始为遮体御寒,后逐渐上升为在原始功能外还注重美观而成服饰,甚至形成服饰文化,但它总归脱离不了“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题中提到“大众看不懂”应指的是草书,其实草书本来是会议记录类似场合因时间紧张而产生的快速记录符号,但它也有它严格的规范和法则(不可自造),只是因为近代对草书乃至篆书等书体勿略掉了,所以造成“不认识”,其实这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好在最近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书法又进入学校,文化传承当会掀开新的篇章。而至于有少数书者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不认识”则应另当别论,在书法界是不允许的。此为本人的个见,供参考。谢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代书坛的奇谈怪论,纯粹是胡说八道。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就是写字,就是要让人认识。如果谁也不认识,你就是再“大道无形”,谁还会承认它的艺术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不能这样讲。写字是实用,书法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应该符合艺术的准则与要求。而这些艺术的准则与要求,必须通过艰苦学习而得,也必须通过艰苦训练而入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经典一一书法,就更是如此。可是要进入书法之中,却不是人人可得。所以学问、学识就成为了必由之路。通过艰苦训练与艰难的学习,才可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经典一一书法。当入门之后,自然就会分辨清楚,什么是写字,什么是书法。写字的准则与要求是什么,书法的准则与要求是什么。只有分辨能力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就自然而然的清晰了。古人所言,只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提倡与倡导,巳成趋势,。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基本价值认识,也需行之于社会,而不使盲目无学成为认知。因此,弘扬正确的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基本价值认识,当为之人人尽力。(书法自写)。
上一篇:你上班后遇见过最尴尬的事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