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什么书推荐吗?
这本书,的人,自己的有什么书推荐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什么书推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对感情怀着随遇而安的态度,那可以看张皓宸的《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这里面有有始有终的甜蜜爱情,也有爱而不得的无奈,更有阴阳两隔的心碎的爱情!
如果你对未来的爱情怀有无限的期待,那你可以看乔一的《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看完之后,我相信你会对爱情充满期待。
如果现在的你被上司辱骂,被生活逼得喘不过气来,那就看看余华的《活着》吧!看完之后你就发现,其实我们没有这么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首先应该搞清楚你从事什么行业,需要在哪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然后去选择相关书籍。如果你做个体你应该多读财经方面,生意方面或为人处事方面的书。《精益创业》、《参与感》、《跨界》有关做生意这几本书一定读一下很有好处。
——如果你是职场白领,你需要练就自己的口才和管理能力,我的推荐是《成功心理学》、《把时间当朋友》,都可以好好读一下。
总之,无论看什么书,一是要静下心看,真正的要领悟书中所写要领,要有所悟才有所学,以达学以致用。用闲暇的时间多给自己充充电,要相信长此以往的付出,一定会在自己的气质和素养上都会同时得益提升。
回答完毕,感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2、季羡林:糊涂一点 潇洒一点
3、汪曾祺:我的高邮
4、汪曾祺:草木春秋
5、 莫言: 我的高密
6、 傅雷 : 傅雷家书
7、 余秋雨:何谓文化
8、 方方 : 乌尼湖年谱
9、 安忆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10、白落梅: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11、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2、安妮宝贝:素年锦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向全世界70亿左右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广大人民百姓,含上至总统,下至学生们,推荐:中国的《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中国的老子李耳《道德经》,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问题,我正想把一本《断舍离》推荐给大家。无论你是家庭主妇,还是职场精英,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
什么是“断舍离”呢?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的确,我们历来以勤俭节约为荣,以“珍惜”的名义,把家里弄成了“杂货店”:打开衣橱,几十件甚至几百件衣服拥挤在一起,而经常穿的只有几件;走进厨房,锅碗瓢盆堆满不大的空间,而有用的只有那么几个;再瞧瞧书房,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册书籍摆满了书橱,而常用的寥寥无几……本来我们生存的空间很有限,再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用宝贵的地盘,是不是特别不合算?
不合算怎么办,你就要果断的“断舍离”!
怎样“断舍离”呢?
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
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逛商店时,恰巧某某东西大降价,本来不需要,想想以后可以用得着就掏钱了;家里某件物品当时没有用,担心以后应该要用,而且这件物品价格不菲,就包装起来等待用得着的那一天了。结果怎么样呢?这些“以后”始终没有等来,而日积月累,家里就变成了上面所描述的样子了。
如果按照作者说的去做,把没有用或者当时没有用的东西,当做“破烂儿”处理掉,家里肯定是赏心悦目的另一番景象了。
“断舍离”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呢?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通过不断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我们“断舍离”,首先要筛选物品,而这个过程是以“我”为核心,考虑我是否需要“它“,而不是考虑扔掉“它”是不是可惜。这样,整理物品的过程,也是整理自己内心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
“断舍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约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有些人留恋失去的一切,却看不到眼前的幸福;有些人常常被一些坏情绪包围,却看不到身边的快乐;还有一些人奔波职场,常常面对一些利益焦头烂额,却不知取舍。试想,如果我们以“自我”为核心,从自身需要出发,把一些无价值的东西放下,人生会变得多么轻松!
总结: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追求过多,往往力不从心。如果你想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就必须为自己“减负”,就必须果断地舍弃那些对自己无价值的东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