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很多孩子迷恋手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手机?
孩子,手机,家长现在很多孩子迷恋手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手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奖励的方式千万种,奖励什么不好,一定要奖励玩手机?
孩子就是孩子,我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别人家的孩子会对手机上瘾,而我的孩子保持克制。
怎么可能呢?
现在的手机早就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承载着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网络信息垃圾。
这些垃圾,不知道不觉地偷走孩子的时间,消磨孩子的意志,摧毁孩子向上的勇气。
在某个直播平台上,有不少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等直播。
一名小学生称,裸体直播就是为了“好玩”。她还为自己的粉丝比同学多而自豪。
震碎三观!
手机里的世界,花花绿绿,有正能量,也充斥着垃圾。
这些垃圾快乐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就像毒品一样,一不留神就能让孩子上瘾,难以戒除。对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就是毁灭!
手机,逐渐杀死孩子们的勤奋、自律,杀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人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而暑假,就是集中毁掉孩子的时期!
除了带给孩子颈椎病、近视眼、体型不好等可见的负面影响,更可怕的,是它无形的精神腐蚀。
也许有人说,孩子暑假里玩玩手机,到了开学就没收,不就行了吗?
亲,孩子不是钟表,不是说上了发条,他就自动往前走。
孩子就是孩子,在暑假里日复一日地玩手机的懈怠里,他早就涣散了精神,松懈了斗志,消磨了意志。
整个人就是一捧散沙。
这样的状态,你让他怎么去发足狂奔去勤奋学习?
不得不说,这个责任,很大部分是家长的,家长疏于督促管理,默许孩子放纵、支持孩子撒欢,让孩子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一个暑假,养成了一个“废物”!
孩子对手机的迷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玩耍和学习,游戏与朋友,网页与书籍……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快乐。
这个暑假,让孩子远离手机——身为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请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
别让孩子在手机里,丢掉诗和远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字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普及,电子设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养育伴随着电子设备长大的数字土著是新生代父母父母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网恋、网络暴力、隐私泄露、沉迷网络游戏……我们听到过太多关于电子设备的负面新闻,除此之外,伴随着电子设备出现的健康问题则是近视的低龄化与颈椎病的增多。
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流思想是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毫无疑问,对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视力等诸多成长问题这一举措确实能起到相当程度上的作用。但已深入到学校的电子设备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单纯的限制读屏时间似乎并不能成为很好的解决方法,究竟该怎样处理让人又爱又恨的电子设备带来的问题,家长不妨看看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养育数字土著公司创始人和主管、探索数字时代育儿方法领衔者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书中所给出的建议与研究结论。
学会影响而不是控制孩子、跟上时代的步伐,别掉“链子”、改变敌视电子产品的态度、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孩子设立交友界限、和孩子一起克制“分心”是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里提到的数字时代七个育儿关键,概括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即榜样的力量、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
榜样的力量通俗点说就是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数字时代要做到却实属不易。工作累了玩会儿手机、孩子在游乐场玩自己无事可做玩会儿手机,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商场和家里,甚至是不太紧张的办公场所都能见到,在父母都未察觉到自己对电子设备依赖的情况下,他们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是怎样设限的呢?简单粗暴的限制读屏时间是现在的主流做法,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规则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感受?国外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对父母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毋庸置疑,这样的不满并不是个例,在所有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的家庭中都存在。破解方法也很简单,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电子设备使用规则,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看到的是你在管理电子设备,而不是电子设备在控制你。
如果说榜样的力量是基础,那么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则是重中之重。与其担心层出不穷的游戏与不断推陈出新的APP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可能伴随的隐私泄露,不如充分发挥家长的智慧,利用科技教会孩子正确的三观。
任何事情在前期投入过程中总是费时费力,养育孩子这项工作更是如此。在选择兴趣班和学校时,家长通常都会多方面了解,向他人咨询意见、试课、和孩子沟通等等都是常用方法,同样,这样的方法用在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上仍然合适。
向他人咨询意见对应向此款APP的用户了解它的优缺点;试课对应和孩子一起使用APP让自己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孩子沟通对应一起探讨使用APP的感受,和线下关于孩子培养的选择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需要家长更加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沟通,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某些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也可以引申到对同款APP不同版本的喜好(包括原因)、如何更好的改进、怎么解决APP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限制读屏时间确实能避免很多问题,但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时间里,孩子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在这之前,父母无法放下对电子设备的偏见,引导孩子认识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运用合理的操作,那未来,孩子就不能很好应对数字世界的挑战。与其忧虑,不如换上堵不如疏的观念,充分利用科技设备的积极面,引导孩子驾驭数字世界,而不是被数字世界控制。
数字时代,网络上的诱惑和侵扰数不胜数,如何引导孩子应用科技技术,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是另父母头疼的问题。面对以往从未有过的挑战,德沃拉·海特纳的《孩子,别玩手机了》书中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如果你还对数字时代育儿有疑问,不妨静下心来阅读这本权威之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