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人为何如此爱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都是,文化中国人为何如此爱和田玉籽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跟一块又润又白的汉代老和田玉共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趣,我认为与民族性格与传统文化熏陶有关系。当然了,这里的和田玉指狭义的和田地区出产的优质玉。
中国现在考古发现最早的玉器是距今大约八千多年前的东北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玉器,这个玉器的玉料据考证是岫岩玉,乃至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都发现了玉文化类型的遗存,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之间既有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又各自有很个性独立的一面。比如,内蒙或东北地区的红山玉文化,江浙地区良渚玉文化,安徽的凌家滩玉文化,西北的齐家玉文化,两湖地区的石家河玉文化,巴蜀地区的三星堆,金沙的玉文化等等。由此可见,中国这片土地上就是可以诞生玉文化的极好土壤,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潜移默化就会崇玉,爱玉。就好像有基因密码一般。人们内心自发就会喜欢玉,敬玉。认为玉能带来吉祥,避开灾祸,福延子孙,是敬神最好的贡物。而且从出土发掘出的器物类型来看,大多为祭祀神灵的礼玉器,玉质多为当地地方玉料。直到商代妇好墓(没错,就是出著名的后母戊青铜大方鼎)出土了大量和田玉料加工的玉器,可以确定至少在商代,就有来自几千公里以外的和田玉进贡入王室,成为王室专享之物。自那时起,和田玉凭借良好的品质,逐渐成为历代王侯专享资源。直至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聘义》中对和田玉作了评判和总结,其中,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很为经典: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 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这段对话既是孔子对和田玉优质品德的解读,阐述了和田玉贵重的原由,同时也表明了和田玉最能体现了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内涵:即是‘仁 义 礼 智 信 乐 忠 天 地 德 道’。自此和田玉器成为儒家文化思想重要的载体,君子如玉也成为传统贤人的标准,故此佩戴一块和田美玉,用以提醒约束自己举止有德行,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风尚。加之在传统观念中,玉就是祥瑞又代表着富贵,“金玉满堂”亦是普通民众追求向往的美好场景。这大概也就是国人喜欢美玉的原因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承久远,玉文化延续至今。和田籽料乃玉石家族中的翘楚,王者风范益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世界上懂玉、爱玉、玩玉的国家,玉让中国人痴迷了八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是有原因的,玉独特的温润贵气,不是任何石头、玻璃、树脂制品的首饰可代替的,玉拿在手里把玩抚摸几分钟就会感受到他的温润、他的灵气、他的美观、他的油润细腻和脂感浑厚等;玉石的“精光内涵、厚重不迁”是别的不可比拟的。个人对玉的总结如下:
1、玉可养生,人养玉玉养人,玉中含有阳起石的成分是一味中药,古人用玉磨粉炼丹。
2、玉可辟邪,玉是吉祥平安的象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祥瑞之物,有很好的趋吉避凶,化煞驱邪功效。
3、玉可消暑,玉是温润不燥,拿在手中或是戴在胸前总有温润的温度感。
4、玉可静心,抚摸玉可使人心平气和,
5、玉有品味,戴玉之人都会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没有暴戾之气。
6、玉可传世,玉是可以永久流传后世的,且一直作为中国特有的定情信物。
7、玉有文化,玉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玉刻画出的都是美好的祝愿。
8、玉是最好的投资,玉是一直一来价值总在增加的投资臻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入手二十多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如此,自比君子,温文尔雅
上一篇:沈阳现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