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明节是我们扫墓祭祖的,寄托哀思,为什么还有人去旅游?
也是,清明节,旅游清明节是我们扫墓祭祖的,寄托哀思,为什么还有人去旅游?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传统文化的失败,文明传承的失败,虽然我不待见韩国棒子,日本鬼子,但人家对传统的重视的确比我们好,港澳台做的也比内地好,内地只有在失去时才搬出历史,比如人家申遗端午,申遗中医,大中华才会觉得这是中国的,但你要发扬光大唉,不能只让传统躺在历史书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期太少,好容易有个法定假期,扫墓祭祖只有那一天,剩下时间就不属于这个范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来也是踏青的节日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祭奠亲人可以,但不能总是深陷悲痛吧?再说有的亲人去世很多年,寄托哀思的方法有很多种,还有的回老家,顺便旅游了,这个没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是一种方式,老人生前没有来过江城儿子来了,他她们在地下也会高兴的。儿子比我更强,天高任鸟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出去旅游不代表不孝。希望你活得更好,这是逝去者对生者最大的期望。
思念放在心中就好,真心的感念远比形式上的纪念重要。有些人生前对老人不好,死去大操大办,表示孝顺。这种做法,还不如把死去时大操大办的钱用到生前实际孝顺中。死后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比原来那种做法好。
你对老人生前足够孝顺,清明出去旅游并无不对。无愧于心、对得起天地,无需在意他人看法。老人在天之灵看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也一定非常高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迁莺·清明节》
唐·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三首都是描写清明的诗,描写的景色不同,心境更是不一样,所以清明节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明节也是寒食节同时也是一个节气,还是上班上学的人期待得小长假。可以提倡大家缅怀先烈,文明祭扫,也可以旅行度假放松身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节期间也是天气比较适合外出游玩的季节,放假期间除了扫墓外,随便外出踏青游玩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不管在什么时候,生活都还得继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到假期各有其事,不管是扫墓祭祖,还是外出旅游,都是可取的。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至今也一样,通过扫墓祭祖可以寄托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 这也是炎黄子孙的一种情怀。但随着科技时代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引入外来的文化和企业。旅游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在之前也有,而现在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升华和延伸,想让自己看到不一样的缤纷的世界。就得走出去,做自己更多想做的事情。现在社会的进步突飞猛进,但之前我们依然保留着老祖宗的教诲和习俗,这何尝不是一种优良品质!
上一篇:如何看待即将实施的电动车新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