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打是爱骂是亲,打骂对孩子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吗?
孩子,快乐,最好的打是爱骂是亲,打骂对孩子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不是最好的教育,就拿我们古代来说吧,孟母三千也没有打骂孩子,还是不断的更换更好的环境给孩子营造学习的环境。
我们现在总会在新闻上看到某某地方,某某孩子因承受父母的打骂选着轻生。某某地方,某某小孩,因为不满家长的管制过多,离家出走,等此类的消息多如繁星点点。打是爱,骂是亲,只是一些家长为了满足打骂孩子,给自己的一个正当的理由而已。
最好的教育,不是打和骂,最好的教育是跟他们做朋友,而不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压制他,限制他。如果打骂是最好的教育,那三月份的句容的那个撞破玻璃的小孩就不会选择自杀而逃避家长的惩罚了。
好的教育,是细心观察发展,留心呵护健康,及时纠正错误,适时给予引导。然后让他自然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当还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下,教养类书籍良莠不齐。对于家庭教育这件事,似乎也是人人都有说话,大家特别习惯于从自己的养育经验入手,去分享一套属于自己的、且认为可人人参考的家庭教育理论,但其中的科学性往往有待考证。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本《高效能养育》所提到的养育研究理论,可谓跳出了个人化的养育观念,在科学性和实操性上皆可圈可点。
《高效能养育》
□作者:赵君潇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本书从原生家庭、妈妈的情绪管理、亲子关系、为孩子立规矩、能力培养和孩子的社会化等方面入手,层层深入,条分缕析,旨在帮妈妈们打造一套科学养育一个人的思维导图。
在当下一片所谓佛系教育理念的声音中,有一篇文章显得尤为特别,它就是《你们都去快乐教育吧,我就是要让我的孩子上北大!》,里面提到了现在所谓的“快乐教育”和“遵从孩子内心”,很多父母遵循完全地放手,去捍卫孩子的绝对自由和快乐,可是这种快乐,真的被很多人曲解了。
没有哪一种成就的获得,不需要经历苦的淬炼;没有哪一种辉煌的背后,不需要付出长期而持久的努力。凭什么教育一定该是轻松愉快的?
真正的成功之路,从来不会是别人早已准备好了鲜花、红毯和掌声,我们只是碰巧走上去就好。如果成就唾手可得,理想轻松成真,那最终赢的凭什么是我们?我深以为然。而此文的作者,也是我的好朋友暖暖妈。
暖暖妈,长期深耕中西方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理念推行者
暖暖妈,本名赵君潇,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博士班在读,百万粉丝亲子教育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创始人,曾入选国际早幼教峰会“2017年儿童教育行业风云人物”。
我跟暖妈是2016年认识的。几次交流下来,发现我们对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有着类似的看法,对家庭养育观念也聊过很多次,我们有着共同目标:探求最好的亲子教育。
之前还没认识暖暖妈的时候,只看她的公号,就知道她作为一名高知女性,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别高。她每一年都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并都会努力去践行。比如去年,她就完成了攀冰、跳伞、考潜水证,还登上了非洲最高峰5898米的乞力马扎罗山。这样一个精致的南方小女子,体内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无限能量,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让我这个老朋友钦佩不已。今年她又考取了中科院的儿童心理学在读博士,在经营自己的路上越走越稳了。
正因为她在学习上、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她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暖暖的方向上,显得更加“犀利”,更加闯荡。比如,在暖暖2岁多的时候,暖妈就带她飞行37次,走遍了8国14省。通过这许多次的亲子旅行,带暖暖见识世界各地的人文风景,充盈内心。
一:一套科学的高效养育思维导图
暖暖妈的亲子理论之所以受家长认可,一是因为是她的理论系统、全面,是建立在做了大量的调研、跟众多国内外教育专家交流以及教育实践基础上的。二是因为她的教育研究理论具有实操性,接地气。
当暖暖妈跟我说她出了一本新书《高效能养育》时,我想到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在这本《高效能养育》书里,暖妈围绕高效能养育的教养观念,分别从原生家庭、学会爱孩子、情绪管理、亲子关系、为孩子立规矩、能力培养和孩子的社会化等七个方面入手,与大家分享,如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探索让教育变得更加有趣、高效、有用的奥秘,帮父母们打造一套科学的高效养育思维导图。
二:优秀的孩子,是被影响出来的
当鸡汤文蔓延到教育领域的时候,有一些观点特别有代表性。如:“我不想我的孩子压力太大,我只希望他快乐地长大,也不希望他功成名就,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就好”。再比如:“我么小时候也没人管,更不要说那么多的五花八门的能力培养和教育,不一样长大了吗?做父母的不用焦虑,顺其自然就好。”暖暖妈在《高效能养育》自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观点的两方面的悖论:
一是,快乐的普通人,应如何理解?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还在为生存而挣扎,他快乐吗?当他为生不起病、吃不起药而痛苦时,他快乐吗?当他因为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跟身边人大吵,而被搞得一地鸡毛、心力交瘁时,他快乐吗?所以大部分人所定义的愿意让孩子成为的“快乐的普通人”,其实指的是“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善良诚实、坚强勇敢、具有正能量、有人爱有人疼的快乐的普通人”,可这样的普通人,就那么容易达成吗?
上一篇:如何应对家电维修乱收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