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请问一下农村人口为什么外流,为什么有空心村请仔细想一下?
农村,农民,制度我请问一下农村人口为什么外流,为什么有空心村请仔细想一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谁都向往城市生活,可惜条件所限。一旦成熟,就要实现!
农村之所以空心,城乡差距太大!年轻人去城里,发展好了领走父母。农村全是老农,只减不增。
就这样变成空壳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人口外流,证明了外面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虽然伴着无奈,但人生不想平平淡淡,想轰轰烈烈,就自然要出去闯一闯拼一拼,不闯不拼怎么能知道自己到底能活成啥样?在农村发展机会少,种地不赚钱,赚到钱都找不到媳妇,更何况不赚钱的就只能打光棍。外面打工努力一点顶在村里种地干3-5年,创业成功的几年可以顶三辈子种地耕田了!为什么还留在农村?虽然很难但试一试万一自己就天选之人呢?再不行老实打一份工,找个媳妇生孩子平平凡凡也可以生活。空心村是城市发展而农村发展跟不上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突出和越来越严重,国家想改变或者政府想改变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事,只有农业这块变成香饽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村人留在农村,要不然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还是往城里跑,农村人口还是继续外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人口外流,甚至出现空心村,这是国家逐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得必有失,城市扩张发展,需吸引农民进城;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林立,工厂公司密佈,主要靠农民工及其子弟来建立。因此,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球修理工,又有了施展才华、揮洒汗水的天地。分田单干后,没有了集体的约束,胆大的农民开始外出闯荡,发现为人打工的收益比固守土地强,于是青壮年,甚至老年人,大批的背井离乡,去追梦,去求富。经过30来年的打拼,少数农村人成功了,在城里买了房,凭一技之长谋了较稳定的职业,能融入城市。但多数是城里留不住,农村不想回的农民,仍然留在城市(发达地区)苦苦求索 ,坚持,撑着。不断有老年农民工“衣锦还乡”了,壮大了留守老人队伍。我只算山里人,我的天地是国家的中西部山区,只在新闻里看到过发达的农村。我们这里见到的青壮年很少,碰到的也是在省内打工请假看望家中老人孩子的人。现流行新农村建设,乡镇街道、村活动中心都建得不错,改危房,修乡村道路,扶贫,国家投入了大资金,值得好评。但大量土地荒芜,农业没有造血功能,怎么办?镇政府在一片良田上建了数栋楼房,是专供深山里的人家迁住的。可建成一年多了,还空在那里。为什么?了解情况的人说,住进去吃什么,在附近没事可做。要想农村留得住人,必须帮愿在农村的人找到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很多,是不可争辨的是实,但是,农民生活不是靠本职工作提高的,而是靠离乡背井,四处彯泊,居无定所的打工换来的。使很多农村土地荒废,村村有空巢老人,家家有留守儿童,这不是农民想要的生活。农民是土地的儿子,城市不是自已的家。守住自已的一片热土,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改革开放,农村人在城市打工比农村干农活,富裕,金钱,吃喝都强于农村,所以老人,儿童都留守农村,而青壮年去城市打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什么好奇怪的,只看美国有几多农业人口就行了。我是农村人,活了70几年,只按目前的机械程度、技术和生产水平,农村人口还多了。我70多岁了,还种20几亩地。年轻人一人种五、六十亩地没问题。那就是说原来一个300多亩地的生产队只需要四、五个人就行了。多余的人都去搞工业,把产品销到国外去。人多了嘛,只有这样谋求发展。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你管他“空心”不空心,人人有事干有饭吃就行了。
上一篇:有钱人也会有压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