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师因为害怕吃苦,或者吃不了苦,不愿意去农村任教,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教师,的人,农村教师因为害怕吃苦,或者吃不了苦,不愿意去农村任教,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这本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人来说是应该有一些“责任感”的,否则这个世界将是无爱的世界。
据说西藏的许多地区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是我们的国土,需要有人守护。于是,一些战士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危常年驻守在那里,为全国人民守着边防。
难道这些战士都是铁人、不知道苦吗?并不是。他们也是凡胎肉人,他们也有逃避痛苦的欲望,然而,在“责任”和“欲望”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担负起了守卫国土的职责。
从“责任”的角度上讲,这些战士是“合格”的人,是伟大的人,是可敬的人,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的老师们都要认真学习的人。
我们都知道作为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为啥?因为为人父母者都知道养育儿女是他们的责任。为了负起这个责任,许多父母宁肯自己忍受痛苦也愿意让孩子幸福。在这里我可以举个例子:
就说老胡的父亲吧!
我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赚大钱的本事。所以我父亲为把我养大成人吃尽了苦头。他老人家在种地之余还去煤矿打工,经常与风险相伴。有一次因煤矿的提升设备出现故障被困井下三天三夜,靠喝井下的污水活着。这件事情发生后母亲不愿意再让父亲去下煤窑。但父亲坚持还要去,因为他知道不下煤窑就没钱让我读书、让我娶妻生子、让我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为了一份“责任”他没有放弃与死神相伴,依然坚持下煤窑到58岁。
这就是我的父亲为了“责任”二字所做的付出。当然,普天之下像我父亲这样的父母亲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儿女承担着“责任”,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从不放弃。
反观一些教师,他们并不知道“责任”二字。他们为了怕吃苦而不去乡村任教,极尽享乐思想。这样的教师已经严重亵渎了教师的光荣称号,玷污了教师的形象,应该开除出教师的队伍,以示效尤。因为这样的教师已经有了品质问题,如果还在教师队伍里呆着就是“带病上岗”,就教不出好学生来。
总之,尽管谁都想逃避痛苦,但有“责任感”的人是会把责任看得高于一切的。他们宁肯让自己痛苦着也愿意让别人快乐。对于那些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的教师来说,他们分明已经丧失了“责任感”,如果让他们在教师队伍里继续呆着会对教育事业造成危害,所以,应该让他们离开教师队伍,不要再玷污教师的形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代造就这一代。追求物质,贪图享乐。缺乏使命感。你的成就一方面来自于你个人努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人民和国家培养。不要成就自己,忘了人民和国家。应该倡议知识分子再下乡上山,接受人民再教育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本性是人往高处走。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态。每个的观点不同,理念不同。想做圣人必要有圣人的心,无论从思想观念都得有。伟大的是用付出而成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 不赞成这种说法,怎么竟成了教师不愿去农村吃苦?吃不了苦?难道公务员和其它行业的人都争着抢着去农村扎根吃苦?!向往好的环境,享受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天生的人愿意去吃苦,愿意去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去生活。
城乡差别是现实的,生活物质条件、文化娱乐条件、居住就医条件、交通出行条件、子女教育条件等,农村与城区是无法比拟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所获得的待遇报酬,却远远不及在城区工作的同行,比如福利待遇,加班补贴,就受所在学校条件好坏影响,居住在城区的教师,如果愿意辛苦一点,还可以从事家教,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这个收入是很可观的。还有一个不得忽视的现实问题,在农村工作的老师,家属怎么办?家庭该怎么安?这是教师心挂两头,不能安下心工作的关键。
作为都受过高等教育,一个在城区工作,一个去农村工作,显然人的心里是接受不了的,加之各方面待遇的悬殊,也就失去了它的公平,换谁都会接受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政府,在政策,在国家。常言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国家政府,能够切实提高在农村偏远地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并能使这种经济待遇拉开一定的距离(目前好象有乡村补贴三至五百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我想,能够扎根在乡村学校的教师是不乏其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美国宣称马杜罗将会在今年内下台,是已经决定动用武力推翻马杜罗,还是在糊弄瓜伊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