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保险,遇到疾病或事故时又后悔没买,保险到底该不该买?
风险,保险公司,的人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保险,遇到疾病或事故时又后悔没买,保险到底该不该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文主要拿健康险的一般设计原理来举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保险该不该买”。
先讲讲我所认为的保险作用:
保险能有效降低财务漏洞的缺口成本
没有财务漏洞的人不需要保险
有什么财务漏洞就买什么保险
其次,我是把保险作为投资品而非消费品来看待的,这就讲到今天的主题了,请看以下内容:
找准风险平衡点是投资判断的基础
在我的观点里,无论是保险还是其它资产工具,解决的都是财务问题,要么利于财务增长,要么便于财务止损。
保险只能止损,是降低财务损失的工具,依据可能遭遇损失的诱因不同,开发出了不同的保险品种去逐一针对,所以是补漏的工具。而最终可以产生的结果也只有两种而已:防止因病致贫;防止返贫。记住!没有人可以通过保险去赚到更多的钱(身体是第一财务),而保险公司确实可能会赚钱,也可能会亏钱。
当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允许得得起病,或是可以保证一生衣食无忧,确实可以跟人身保险say no!
事实却比较打脸,9成9的家庭不存在没有财务漏洞一说。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适合买保险的。是适合,不是必须。
建议大家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保险中的财务问题和财务选择。
北美精算师可能是一帮“最会算计”的人,他们就职去两个地方最多:去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去博彩公司设计赔率玩法。
这两个地方运行业务的共同点是:影响因素众多,概率统计复杂,找到风险(赔率)平衡点,以及让“庄”浮盈率(赔率)略高一点儿。
不同点在于:一个是即开即得,一个则需要漫长验证。
试着想象一下,一幅画面:保险公司是庄家,他想要的是“来钱快付钱慢”,保民是散闲,他们想要的是“付钱少拿钱多”。只要双方都讲信誉,那么这笔生意是可以撮合的。撮合的技巧是让双方都感到可以接受,不会失衡,那这个关键就在于找到风险平衡点——它决定了撮合的公平起点。
经验理赔+精算期望----\u003e风险平衡点----\u003e盈亏平衡曲线
通过函数式 F(累计经验发生率,精算期望值,保费,无风险收益率),计算出风险平衡点,这个风险平衡点对应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单位资金数量。
在这个风险平衡点的上下左右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左边:约定保险责任提前发生。保险公司产生“浮亏”。
右边:约定保险责任延后发生。保险公司产生“浮盈”。
下边:保险公司投资水平不足,引起实际亏损。
上边:保险公司投资水平富余,引起实际盈利。
用下面这张图则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博弈区间,可以方便投资者在购买保险时作出判断和决策。
保险公司亏钱\u003c----风险平衡点----\u003e保险公司盈利
中间蓝色虚线,代表风险平衡点所对应的保险公司盈亏平衡曲线,保险公司要执行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资金分配、财务运作和投资管理,才能覆盖这条路径,长期不赚不亏。
左边红色的曲线代表着保险公司绝对盈利的财务路径。当一些极端情况出现时,比如极早期偿付(首年即偿付)、大规模自然灾害、精算重大失误、个别投资项目失败等等,都会挑战保险公司资金运营管理的控制红线,造成必须马上确认的实际亏损!即使没有出现极端情况,收入也需要逐年或期末确认,同时需要做长期平账准备,所以,在红线和蓝色虚线之间,保险公司会发生“浮亏”情况。
右边绿线是累计保费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表示如果客户没有投保,而是做其它投资,在无风险情形下,可以达到的财务效果。在绿线左边,是风险投资可能达到的潜在收益效果,右边是无风险收益效果。只有无风险收益可以作为客户购买保险产品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当客户超过绿线对应的时间节点之后还没有发生理赔,那么就会造成经济损失——财务贬值;当客户在绿线对应的时间节点以前发生理赔,则能弥补一定的财务损失。反过来,作为保险公司独立运行的投资管理能力不应该也一般不会低于这个运行水平,因此,当客户总是延后发生理赔,时间在risk-free point之后,保险公司可以确认绝对收益,亦即“实盈”;在risk-free point之前,risk balance point之后,保险公司只能逐年确认或期末确认收益,并做好长期平账准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财务路径和风险平衡点都是基于各种考虑因素的综合假设和评估,从保险公司和客户角度出发,都是如此。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三个点——risk point,risk balance point,risk-free point,将这场博弈分配进入四个结果区间,分别是实际亏损、浮动亏损、浮动盈利、实际盈利。四个区间的意义,对于客户来说正好相反,依次分别是“实际盈利”、“浮动盈利”、“浮动亏损”、“实际亏损”。
为什么客户的博弈结果是要加上引号的呢?
因为,对于客户来讲,“盈利”并不是好事,而是在健康受损的时候,得到的经济补偿;“亏损”也并不是坏事,是在财务贬值的情况下,收获了身体的长久健康。
除非一个人非常能赚钱,而且赚钱的方式主要是由资产创造的持续稳定收入,那么保险工具暂时不适合他。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场博弈是值得考虑的,且应当尽早。因为一个人越是黄金年龄,转嫁给保险公司的风险就越大,留给自己的风险就越小。
还是那句话,买保险赌的是一种确幸,不买保险赌的是一场侥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键就是理赔难,各种套路坑你没商量,买的时候你是大爷,理赔的时候你是孙子加孙子,国家也没有好好管理这一块,应该直接固定集中哪些是保险确实是为百姓好的留下来,不好的直接禁止,违反者私自售卖的直接抓起来坐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里面有利益存在,国家有关部门也就不了了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最后坑的都是穷苦百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果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都只是某个人的回忆,会怎样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