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允炆尚有三十万神秘军队,面对朱碌反叛,为何没有启用?
朱元璋,云南,家军朱允炆尚有三十万神秘军队,面对朱碌反叛,为何没有启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参考资料:
《明纪》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趣谈答案:朱允炆不是不想用,只不过是在朱允炆想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朱元璋的王牌军队
整个明帝国洪武年间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有名有姓的高等级将领全都死球了,除了两个人之外。
第1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景隆,也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恐怕靖难之役还不会输得如此之惨。
第2个人也是非常优秀的人,只不过他不留名不留姓,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他,正是因为他的如此低调,才导致朱元璋一直信任他,并且让他手握政权镇守云南。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沐英,也就是沐家族人。
关于沐英手中的这一支军队有多么优秀,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沐英所到之处,当地的少数民族,当地的蛮夷之人,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样的一种强权威压之下,就不难发现沐英绝对意义上是明帝国的王牌军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靖难之役的结果。
朱允文不动的两点原因
首先朱允炆不是朱标,如果朱标遇到了靖难之役的话,估计就出兵勤王了,因为朱标和沐英的关系摆在这里,更要命的是朱标的地位要远比其他的皇子的地位高得多。
至于朱允炆的话可能就差点意思了,因为朱允炆见到沐英8成还要喊一声叔叔,再加上朱允炆这个皇太子的地位,本身就来之不正,来之不正的朱允炆和朱棣去争夺,沐英也懒得管这件事情。
除了这件表面是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炆已经来不及了。
靖难之役最开始的时候是来回僵持,而僵持僵持之后,朱棣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开始走偏路,这个时候朱允炆发现了,但是他已经来不及指挥沐英军队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大军团作战的时候,往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个时候如果盲目的指挥沐英的军队只会输得更惨,如果指挥命令的军队最起码需要提前准备三个月到六个月,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已经没有时间了,除了撒丫子跑路,好像一切都晚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棣首先在北平造反的,随即就遭到了建文帝朱允文的残酷镇压。但是,在北平附近的战斗最后是以朱棣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告终结。这时靖难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了朱棣的手里,朱棣随后向山东省进军。但是,在山东遭到了强力的阻击。虽然说,最后朱棣还是拿下了山东省,但是,这样的对等消耗的战争?确不是朱棣想要的。于是朱棣假借在山东修整部队,另出奇兵直捣黄龙,拿下了江北的重地镇江。随即兵过长江围困起来南京城。最后又在内应的帮助之下,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使朱棣大获全胜,并且最终当上了大明永乐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先问两个问题:
1、是不想用?2、想用而没法用?
很显然,答案属于后者,朱允炆想用,但实在没法用,造成的原因有几个:
1、朱允炆的性格
朱允炆他崇尚儒家的仁义,他一直主张仁义治国,非常宅心仁厚,朱元璋喜欢朱允炆也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这种性格,对百姓很收揽人心,但朱允炆错误地评估对手了,站在他面前的是凶狠强悍的狼——朱棣,也就是自己的叔叔,这种他错过了一次又一举拿下朱棣的机会。
于是,朱允炆不仅没有杀掉朱棣,并且还下令不能伤害朱棣,对于下面的人来说是很纠结的,如果真的在真刀实枪中伤害了朱棣,那么就会不仅得不到赏赐还被受罚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对朱棣下手呢?
当然,朱允炆不对朱棣下手,一个是缘于他的性格,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朱允炆内心恐惧的,那就是朱棣一直驻守的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要塞——北方。如果说朱棣死了的话,那北元的人就会趁机来入侵的,那个后果就是亡国。
缘于这两个原因,朱棣不敢对朱允炆下手,这也导致朱棣越来越狠,势不可挡。
2、换帅决策失误
在讨伐朱棣时,朱允炆听信谗言,认为耿炳文多次不主动出兵是惧战,就撤换了耿炳文,任命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耍嘴皮的李景隆为大将军,在前线和朱棣对战,但李景隆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很快李景隆就全军覆没。
局势就像多尼诺骨牌,倒掉一个,全盘都输,胜利的天平开向朱棣倾斜,朱棣越战越勇,推进的速度惊人。
3、错失调兵机会
在当时的那种形势下,朱允炆紧急调拥有者30万大军的沐家军入京,有关沐家军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对朱允炆是非常忠诚的,但沐家军远在云南,而朱棣已经到了南京城下,云南离南京,2000多公里,别说骑马,坐飞机都要几个小时,结果朱允炆的调令还没有到云南,朱棣就领着大军攻占了南京。
所以说,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曾留三十万大军,朱允炆到死都没用,不是没用,而是想用,已经来不及了,错过了,就不再。空留一声长叹。
吴聊历史,不一样地解读历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