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光勤俭治国,大清为何越治越贪?
道光,皇帝,清朝道光勤俭治国,大清为何越治越贪?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光勤俭治国,大清为何越治越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贪腐机制失效,道光自己节俭有何用。
大臣们,在衙门里,见钱眼开,大捞特捞。
金银满櫃盈屋。
一旦上朝面见圣上道光,官员们穿着破烂,尽其所能,忽悠道光。
官员们朝堂上装穷,下朝后穷奢极欲。
传说,一次道光问内务府官员,吃一只鸡蛋花钱多少?
答曰:十两银子。
以此道光连鸡蛋都舍不得吃。
这样的糊途虫,居于届堂之首。
被官员愚弄于股掌之中。
自己再节省,再清濂有何用。
满朝大员,瞒着道光,大贪特贪。
而道光迷恋于自己的清濂世界中。
说明清朝气数已经不长了。
走下坡路了。
早晚要灭亡了。
故,应用良好的制度治官,不能只依靠感觉来领导。
#凌远长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欠宏谋大略。循规守旧。他之勤俭持家能殷。若说治世理国道光帝之法则显大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文化的体現,各种积累到根了,阶级已基本固化,只有重新洗牌才能连根拨起。中国各朝代如此,一家独大的家天下都逃不出这个怪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光反腐力度不够,治国之术平庸,清国慢慢衰落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他虽贵为皇帝,但终究只是一个人。
(二)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他虽万人之上,手中却没有一个强大的死心塌地、执行力强的团队,上行而下不效,终究只是孤家寡人。(皇帝发出指令,没人去有效执行,圣旨也不过废纸一张。)
(三)节俭,并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清朝历经数百年,积弊已久,再参考当时西方的工业革命,清朝更需要的是一位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改革型的领导者,而道光不是一个这样的人才,所以他再努力也挽救不了清朝的颓势。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前进的脚步,只剩败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的廉洁并不能代替制度的腐败,领导人除保持自身廉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改革社会制度,让制度适应发展了的社会。体制腐烂了,领导再优秀也不行。这可是前车之鉴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评价道光皇帝的一生,用勤俭节约来赞美他的美德,在合适不过了。在封建王朝的社会里道光皇帝,是所有皇帝勤俭节约的典范。为什么道光皇帝那么勤俭,清朝官场也那么腐败?说难听点清朝的腐败是从乾隆皇帝未期开始不断蔓延到全国的,从此之后,清朝的官场日渐腐败,在大清国皇帝乾隆的带动下,全国官员上行下效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开始了欺上瞒下,只报喜不报忧的状况。乾隆死后由嘉庆皇帝继位。嘉庆皇帝来说是一位守成之君,但不是一名英明的英主,大清官场腐败积弊已久。嘉庆皇帝虽然做了些努力清除大贪官和绅一党,但是对于官场的整治更治,可以说嘉庆一朝没有扭转乾隆后期埋下的腐败的祸根。官员们,继续吃吃喝喝,欺上瞒下对皇帝依然阳奉阴违,直到道光皇帝继位清朝的腐败之风已经难以杀住。特别是清朝的贵族旗人们,奢侈之风,更加盛行,道光皇帝虽然三番五次劝阻满清贵族们要懂得节俭,这些达官贵族们在皇帝面前跟皇帝一样,穿着朴素的衣装,一旦下朝就开始大吃大喝,道光皇帝虽然以身作则,但是由于手段过于仁慈,没下定决心整治史治,继续坐在皇宫深处的金銮殿上掩耳盗铃,听不到百姓的呼声,看不到百姓的疾苦。依然躲在深宫里做那个节俭的模范皇帝。他没有真正的出来巡查一下到底这些官员下朝之后再干些什么?只是一味的倡导节俭,没有从法律上真正杀住腐败,奢侈之风。道光皇帝想要道德的制高点来约束这些朝廷大爷们显得有点幼稚或者可笑,道光皇帝可以说她一直想要用儒家的道德思想来约束这些官员们,但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朝廷这种腐败奢侈状况,道光皇帝没有深入的调查,已了解。没有做到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效果。只是杀鸡给猴看而已。并没有真正进行长期的全国反腐运动。所以说,道光皇帝节俭了自己,便宜了那些贪官污吏们,由于整顿朝纲的不利,在内忧外患当中,清朝逐渐走向了衰败。大家都知道,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刚好是道光皇帝执政中期。英国人己经看穿了清朝是外强中干的大国根本没办法,以大英帝国先进的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战斗。结果大家都知道,清朝战败,割让香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贪污腐败是国家走向衰败没落的重要天敌。如果没有痛定思痛的去解决贪污腐败问题。国家将继续沉沦下去,无法走向强大。清朝就是我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说生两个女孩的人好命?难道男孩就不好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