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家门口月入7000元与背井离乡月入10000如何取舍?
背井离乡,的话,工作在家门口月入7000元与背井离乡月入10000如何取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不同状况人会有不同选择,你看,每月多出3000,一年多挣3万6千元,一年挣8万4千元和一年挣12元有个差是3万6千元。这是理论上解释,百姓通常讲:帐面上的。不考虑税的前提。
这里存在着出门费用门题:旅途费用(含飞机票(头等舱,经济舱),高铁(头等座,普通座),普快(软卧,硬卧,软座,硬座),租房子,开伙,聚会等费用,3万6千元是否有剩余。
如果剩余价值扣去个人成本,盈利,就看个人想法了。
一,有人去,很需要钱,多挣一分是一分,抛妻舍子,千里取利,离家百十多里和家里挣钱相比,多数人会选择出门的。
二,有人想去但不能去。上有老,下有下,犹其家里病人,需要照顾,说什么也不会为多挣,选择金钱放弃亲情的。
三,有人不想去,很满足现状,负担轻,虽说挣的少些,在家可以过正常人生活,孝敬老人,常回去看看;人际关系圈子还保持着,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钱到场人到场,是正常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所以,人们在利益面前经常是把亲情,家庭,人际关系等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其次,是经济上考虑的,并不是钱多能使鬼推磨的。
家家都有难念经,念,全国人念钱的口音不一样,但都努力念,这就是生活。
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人间从来就不缺鬼:死鬼,还不挣钱去,孩子又要交学费了。
呵呵,生活就是困难和乐观孪生兄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选择家门口 第一起码不用租房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我不知道提问者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情况,不知道你的年龄,也不知道你所说的背井离乡到底有多远,更不知道你所说的7000和10000是到手的还是应发的,本文中,我按到手价来分析,其它情况我就按你到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吧。
首先假设你在城市,比如三线、四线城市的上班族吧。
就我原来所在的一个四线五线城市,也就是一个经济稍微发达的县城而言,如果有自己的住房、家人条件还过的去,那么每月7000的收入已经是相当可观了。大概消费情况是这样的:生活费,一般一家人一个月3000-4000元,当然是按3口之家算了,这个算是中档生活。车辆每年的花费,由于在小县城,费用并不高,每月搞500-600元计算,其它人亲走访按每月400-500元算,其它水电气等支出按每月300元计算,其它不可预料支出500元,总合计就是每月支出6500-7000元,事实上我的这个算法是按中上生活档次算的,如果普通一点,4500-5000的支出是完全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10000与7000没有任何意义,在当地,还能更多的照顾父母、孩子,夫妻也能和睦相处。
如果你是在稍微大点的城市,比如二线城市,那么就更不说了,城市越大,包容性越强,机会越多,如果你本身就有7000的收入,那么适当兼点职,搞点水气电费不是问题,所以就更不必背井离乡的出去了。
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那也不必过多讨论,7000的收入算是大佬级的了,那简直就是神仙的日子,不需要背井离乡了。
就目前而言,7000每月到手工资的收入除了北上广深,基本算是比较高的了,如果在家门口能有这收入,不说外面10000,就是12000左右都没有必要出去了。事实上,背井离乡更多是是能够挣的收入是在家收入的4-5倍以上,否则真心意义不大。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是古话说的,在家有稳定收入,而且还不低,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外出呀,孩子、家人、父母等的沟通、照看都是需要强大的心里承受力的。
但愿“有家的地方承担不了生活、能生活的地方没有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始终相信,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向农村、向边远地区倾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7千和1万,不知是不是净收入,如果是净收入,我觉得偏差不大,没有必要为了小许偏差跑家舍业的。如果不是净收入,那更没必要了,不一定高收入的地方消费低。
我们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全是以倒计时运行的,而每月的收入是永远挣不完的。有的人说我要挣很多钱让家人过上优越的日子,有这个观念没错,但是等你挣够了你所认为的数额后,有没有想到过家人已经东西物品很多不能享受了。
珍惜当下与家人的时光,父母在不远行,业许就是这样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推荐还是在家里
1,因为离家近,熟悉的人和环境,这会让我们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工作状态,老话有说,人离乡贱,在熟悉的位子,至少在身边都是一些知根知底的人,不用再花精力去经营人际圈,
2,一般来说,到了这个年纪,父母的年纪也慢慢的大了,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能多陪一下就多陪一下,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什么事,随时可以照看一下,不用自己在外面打拼还担心家里的情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