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工作中产生了焦虑,你都是怎么克服处理的?
焦虑,你的,工作在工作中产生了焦虑,你都是怎么克服处理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工作中产生了焦虑,你都是怎么克服处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继续工作,焦虑情绪会消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继续工作,焦虑情绪会消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缓解焦虑的自我反问5法:
1、我正在焦虑的事情是否正在发生?
2、我的忧虑能改变任何事情吗?
3、我每天因为焦虑浪费了多少时间?
4、我之前焦虑的糟糕事情实际发生了几件?
5、我能遇到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这种事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焦虑应对方案:
1、列举你现在所焦虑的所有事情,一一写下来,列出焦虑清单。
2、将列出的焦虑清单,按最不可能发生的概率排序。
3、将发生的和未发生的逐一标注;
4、将每一条最优可能发生的让你焦虑的事件,写出你能想到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5、马上去实践你的解决方案!
我也曾经有过焦虑而无法入眠的情况,也去看过心理医生,也去看过中医。建议:一方面自我调节,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有条件也要去看看中医,有可能是体内痰湿造成的身体不适,引起的焦虑。医生说是几乎是所有北方人去南方生活身体出现的反应。
最主要的是宽心。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行动是解决一切焦虑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调查,平均每6人就有1人产生过职场焦虑的情绪。职场焦虑关乎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职业发展。
职场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另一种是主观因素导致的。客观因素,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舆论等,这是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意识的产物,职场人士可适时卸下此类“重担”,还身心以自由,方可与职场焦虑相抗衡。主观因素则是由职场人士的心理作祟迸发而来的,它的危害力更大、作用更深、影响得更久。高度紧张、心理失衡、失眠多梦,都是职场焦虑的直接体现。职场焦虑并非应对无方,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心中的焦虑便能慢慢平息。
我认为,我们应正视、接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逃避,处于职场中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无需过于担心。就应对职场焦虑,我给职场焦虑者的建议。
1、厘清职场焦虑。将一团乱麻“抽丝剥茧”,找到其中最核心的症结所在:可以在一张纸上将自己的焦虑罗列出来,看看它的发展方向(焦虑是对待尚未发生的不确定性的事情的态度),一段时间后,即可总结事情发展的规律,做到心里有底,产生焦虑的条目便可从纸上删除。
2、少点胡思乱想。职场是一个理性而现实的地方,过多的胡思乱想并非明智之举,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工作中,是一个稳妥而脚踏实地的方法。当我们在行动中发现,很多事情可以妥善处理,许多焦虑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不必要的,便会得到更多自信。
3、保持适量行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个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焦虑,躯体运动时产生的多巴胺可以达到提高情绪、愉悦身心的效果。职场中人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是对身心的双重保健。
4、寻求倾诉咨询。轻度焦虑可以通过向亲近之人的倾诉来缓解压力,将从外界寻求到的支持内化为自身的力量,更有力地应对焦虑。但是当焦虑程度已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产生烦躁、心慌、胸闷,失眠多汗,甚至可能诱发神经症,包括疑病症、心境恶劣、恐惧症、强迫症甚至癔病症等,此时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借助药物进行治疗。”
我对现代人职场焦虑的现象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赋予焦虑一定的意义,焦虑说明人们在求索、上进、告知危险,这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其次,与焦虑共存,而不是对立,现代职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导向和结果衡量的场所,即焦虑是职场常态氛围;第三,参与适合自
己的集体活动,分散焦虑情绪对缓解焦虑大有益处;第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只有少数人会焦虑;第五,保持适度科学的运动,让多巴胺来解决问题。
经济压力非“一日之寒”,积累财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工龄与工作性质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尺”,而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自然也非解决之道,如果长期受经济压力困扰,不妨好好思考“增收减支”的计划,以阶段性的工作成绩与收入,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对症下药”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做一份长远的职业规划,对在职场中迷失自我的人是最为有效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非一成不变的,顺应时代的变化、忠于心中所想,加之数年的职场经验,重新选择一份既能使自己快乐又能保证日常生活的职业,是可以考虑的选择。职业选择中的“拦路虎”可能一时挡了路,却不会一直挡着路,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坚强地应对职业挑战。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发泄,踏青、倾诉等皆为“良方”,通过一切排解情绪的手段,让心情平复下来,冷静地看待问题,焦虑自然可解。
总而言之,当职场人士的心理素质实质上提升了、处事能力、适应能力都有所改观,职场焦虑也就不会再“找”上门来了。
【亲爱的朋友,这里期待你的精彩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上一篇:做自媒体月入万元可不可以全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