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秦国,他的,廉颇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从之前韩国的祸水东移,到秦赵两国国战当时对主帅的干预不信任,前前后后怎么看主要背锅也要算在赵王身上,其次才能算在赵括身上。赵括理论丰富实践没有,一上手就是四十多万,自己性格不谦虚(谦虚内敛的话他爹也不会叨叨他)。处于守势弱势还打的这么冒进,这么爱现,国战打的就是犯错小,所以也不算冤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冤,有点点。但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确实应该他负责。
赵括接过指挥权后,前期打了一些小仗,并取得了胜利,重塑了赵军士气。
但不能排除白起故意骄兵之计。后来赵括开城决战,贪功冒进,领着主力一头钻进口袋里,这个确实是他的责任。
所以说他冤也不冤,但纸上谈兵这四个字给他把帽子扣大了。他不算不学无术的人,他只是缺乏经验,总体来说,实战次数太少了,血泪经验还不够,过早的担任了总司令的职务。如果他有时间再历练十年,他有可能跟他老子一样,成为一代名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他被冤枉不为过。他不打,拖,两国都要死的,更惨的是赵国。
他打了还是要死。赵国的粮食和后勤补给比秦国的要差一些。毕竟秦国以发展农业为主。
不管是谁都一样,而且赵王不允许他这么搞。
结果只是惨和更惨的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妈会冤枉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括纸上谈兵葬送40万大军,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取笑,赵国战败,士卒被坑杀,作为统帅的赵括当然有责任,但是把责任完全推脱给赵括显然有失偏颇。最大的责任应当由赵孝成王承担。
1,贪图小利。秦国攻打韩国,韩国被迫割让上党郡,上党郡守私自将上党献于赵,赵孝成王贪图小利而得罪强秦。导致秦大兵来犯。
2,私下与秦苟合,秦攻楚、破韩魏,祈求赵国大兵来救,赵国视若无睹,当秦攻赵时,又私下议和,意志不坚定。周边各国隔岸观火,不予支持,外交上全面失败。
3,急功近利,廉颇以壁垒战术对抗秦国,虽然没有取得胜利,却成功抵御秦国入侵,赵孝成王却认为廉颇年老怯战,急功近利而中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
4,用人失察,赵括熟读兵法,常与其父谈论兵法,但严重缺乏作战经验,但赵括没有主动请缨,而是赵王任命,所谓王命难为,赵括只是被赶鸭子上架。
5,战略失误,赵括上任放弃固守策略,改用主动出击,也正是贯彻赵王速战速决的战略,结果中敌埋伏而导致惨败。
所以说长平之战战败,主要责任是赵孝成王,其次才是赵括。赵军被围,赵括一直没有放弃,曾多次率军突围,突围不成又构筑壁垒,不停的与秦作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以身殉国。
赵括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只是少了些历练,且一上台对阵的就是白起这样的战神,这对年轻的后生是不公平的,如果假以时日很可能成为一代名将。但残酷的战争又能给这位后生留下多长的时间去历练呢?对战争而言,这又是很公平的。
上一篇:橘子树怎样移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