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是怎么一回事?
鲁迅,史略,中国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是怎么一回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是怎么一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与顾颉刚的矛盾是怎么一回事?
接到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颇有些犹豫:答吧,费力不讨好,一不能圈粉,二不能获赞;不答,又却之不恭。取舍之后,还是勉为其 难,就当为宣传鲁迅尽绵薄之力吧。
最早接触鲁迅的作品,还是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零零散散地读了几篇,如《少年闰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故乡》等。真正整本读鲁迅,还是文革后期在部队当兵时。记得1973年刚刚入伍第一年,我每个月的津贴是6元钱。除了买牙 膏、香皂、肥皂,偶尔买盒烟抽,居然还有剩余!于是,一向迷恋读书的我,每到星期天休息,就到驻地几里路外的县城逛书店。 当时,还处于“文革”时期,书店里极少有文学类的图书,因为解放前后几十年出版的书大部分被打成了“毒草”,都成了禁书。 然而,由于被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赞誉为“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著作却是例外。就在这一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鲁迅著作的单行本,包括杂文集《且介亭杂文》、《而已集》、《三闲集》,小说集《阿Q正传》 、《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还有文学史研究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我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本接一本的买 。好在那时书价极便宜,每本也就一两角钱,最贵的《中国小说史略》也就是一元多。
正当我把买来的鲁迅作品逐本细读之时,连队的指导员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他很严肃地对我说:“现在部队正学习马列六本书,你 读鲁迅的书,不合适吧?”我辩解说:“‘六本书’我也在读。毛主席指示,‘要读点鲁迅’,所以我才买来读。”这之后,再没 有人找我麻烦。几十年过去,我收藏的鲁迅的著作大约有上百本,其中包括80年代新注解的《鲁迅全集》。
鲁迅与顾颉刚的矛盾,是现代文坛的一桩公案。其中缘由,在鲁迅日记、书信中可见端倪。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这人是陈 源之流……”,陈源在1924年在胡适的支持下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杂志,主编其中的《闲话》专栏。在此期间, 陈源与鲁迅结怨,二人爆发多次笔战。在新文学史视为进步文学与反动文学之争。这样,鲁顾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二人的嫌 隙自同在厦门大学任教就开始了。1926年鲁迅转到中山大学任教。不久,中山大学也发出了对顾颉刚聘书。冤家路窄,二人的矛 盾激化,几乎对簿公堂。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这段恩怨才告一段落。逝者已矣,生者却仍为之困扰。“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大钉 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这是顾颉刚发出一生中最痛和无奈的感叹。
顾颉刚,189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北京大学毕业。他是是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和国学大家,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 他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他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著作等身。应毛泽东、周恩来之请,负责校 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 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其主要著作自1935年至1977年,先后被日本17家出版 社翻译出版,颇有影响。1980年12月25日,顾颉刚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对于鲁迅与顾颉刚的矛盾,我的管见是,二人都有意气成分。鲁迅作为新文化的旗手,固然有其伟大的一面,但是也有著文尖刻、 打击面过大的一面。鲁迅毕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缺点,可以理解。而顾颉刚为人性格有明显缺陷,“背后造鲁迅的谣,当面拍 鲁迅的马”;“做学问方面极具叛逆性,但在家庭中却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温顺孝子”(魏邦良)。
已故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的遗著《鲁迅与顾颉刚》最近出版,我还没来得及看 ,想来一定有更详尽的论述。如若想深入了解鲁顾之争,不妨找来读一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顾颉刚之女顾潮这样说;"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以日本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为参考书,有的内容是根据此书大意所作,然而并未加以注明。当时有人认为此书有抄袭之嫌,父亲亦持此观点,并与陈源谈了,一九二六年初,陈氏在报刊上将此事公布出去……为了这件事,鲁迅自然与父亲结了怨。"
鲁迅有没有抄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盐谷,但是盐谷从来没有认为鲁迅的《史略》,抄袭过自己的《概论》。盐谷不但看过《史略》,而且还把《史略》作为自已在东京帝国大学上课的教材。
1987年8月举行的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日本汉学家伊藤漱平提交的报告中有一部分介绍日本红学家松枝茂夫的经历:"到东京进入东京帝大,投入盐谷教授门下。1929年12月提交了以《红楼梦与曹雪芹》为题的毕业论文,并于第二年3月毕业。在最后一年,盐谷教授讲授了鲁迅的《小说史略》,松技出席了听讲……"
看到这是,读者诸君不但了解了鲁迅和顾颉刚的矛盾是怎么一回事,谁是谁非大概心里也清楚了。据说当时"剽窃”案发生时,连鲁迅的老对手胡适都站出来替鲁迅辩解。
参考资料:《鲁迅"剽窃"公案,盐谷温怎么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顾颉刚是一个很有当时西洋留学生自由、奔放、轻浮、鄙旧的气息的人
鲁迅本人虽然批判很多旧社会风气,但是为人方正,不说君子但也是端正一派,又从学章太炎,一身雄厚旧学功底。
顾等人鄙薄鲁迅这样的锐利而板正,鲁迅看不惯这帮浪子浮躁的姿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