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欧美国家喜欢研究中国的《论语》这本书?
论语,孔子,中国为什么有些欧美国家喜欢研究中国的《论语》这本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些欧美国家喜欢研究中国的《论语》这本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都是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基础。这是我们的国学。西方文化不同。失去了忠孝仁义礼智信。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没有辈分之分。我国教学。以伦理道德为做人的标准。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建交。都是以信 放在 第1位。信用是成功阶梯 的第1步。人无信则不立。所以他们现在在探索。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这么 繁荣昌盛。他们也是在找根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四书五经之首。孔子一生最主要的著作。流传千古的不刊之论。孔丘仲尼,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耶稣基督、乔答摩·悉达多、还有穆罕默德齐名。其智慧、成就远远超过了希腊三大哲人(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欧洲一些哲学大师诸如尼采、卢梭、康德、叔本华,乃至黑格尔,都难与之比肩。有句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是世界的,那就由世界各国来研究它吧,包括欧美国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拿《论语》里面为人诟病的一句来举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一类人看到这个就是“封建思想、毒瘤”
第二类人看到的是责任与担当“当君就要有当君的样子,当爸爸就要做好爸爸的角色……
第三类人看到的是变化与成长,人都是先当儿子后学会当爸爸的,先做好下属等当领导了才知道如何管理下属当好领导
西方的重科学思维,是非善恶对错分明,太死板;不向中国人那么灵活
现在发展瞬息万变,这种不变与变的思维方式才是西方学者所看重的
比如德国有专门的研究《道德经》的组织机构,欧美研究《论语》很正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是在社会正常的情况下,教怎样成为健全人的书,所以仁义礼智信成为做人的准则。这些都与西方人所主张的社会契约的思想 ,相一致的,取来为己所用,从中汲取智慧,应该是非常好的渠道。但是后来的儒家思想就变味了,有很多强加的成分,人性扭曲的成分就大大增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是孔子的人生感言,不造做,不修饰,不买弄,不遮严是孔子的真实一面,从这几点来看孔子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真人,一个热衷于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圣人。
孔子的观点不在人,重点在人性,若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其观点就大错特错,将人分成几个等级就很不公平。封建社会的弊端在君权神授,君权握在一个明君的手里还行,若握在一个昏君的手里其不乱套。
人是一个不知自我是谁的族类,在教化的过程中当使法规,但不能过于刻板,因势利导才能正常发挥。文字虽不是训兽的鞭子,但文字的前生是打结的绳子。而打结解结的事农夫们最会,写字解字的事秀才们最能。在这一点上老子的眼光就显得独到,能深人人心,因老子发现了生命的规律在于运动不在教条,所以才能留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典句字。
想理解孔子脑筋必得要转个弯,只转个一百八十度的弯就行,因人的另一半是天命,即然是天命了,就得有个天神来管,这个天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多宝道人灵宝天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语录体文集,它记载着孔丘及其弟子的言语形事,有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孔子的思想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自东汉以后,成了中国2000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统治者奉孔子为圣人,《论语》也就成了圣经。东汉时它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熹又把它与《孟子》、《中庸》、《大学》合为“四书”。
欧美等西方国家要研究中国文化当然要研究《论语》,就像中国人要研究欧美等国家的文化必须研究《圣经》一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