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郭德纲将相声带火了,如果没有郭德纲你还会听相声吗?为什么?
相声,他的,喜欢郭德纲将相声带火了,如果没有郭德纲你还会听相声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他照样听相声,三十年前没他相声更好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别人的相声不乐啊还怎么听,只有郭德纲德云社的相声才能让人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的相声从来不听,曹云金、方清平、苗阜、张康、卢鑫,任意一个都比他强。郭德纲退出相声界或逝去,相声会走上正轨,还原相声祖师爷的本质,相声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七零后,从小就听相声,有没有郭德纲也也一直在听,当然德云社使得相声这个行当更火了,但是,我真的啊喜欢听德云社的相声,有几个经典段子?天天拿着别人的父母媳妇孩子砸挂,无趣又无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郭德纲相声我也不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郭德纲老师,中国相声死气沉沉,郭德纲老师中国相声指路灯。文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太肤浅。相声虽然只出现了二百年,但是其包袱结构类型繁多,大师层出不穷,绝不是只是一个郭德纲可以囊括的。估计提问的是钢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相声早在幼年及青少年时期是十分喜爱的,曾经在被窝里抱着半导体收音机听,当时喜欢听马三立,马季,侯耀文,高英培,师胜杰,牛群等……有个大脸的大舌头的什么斗,是不太喜欢的……后来,没新意了,真的是教化人的,好象每年春晚的前几个曲目总是那样的一样。然后在十几年时间里,大多看小品,以本山大叔的最可关注……偶尔再电台听了一次郭德纲,那吐字,那声调,那节奏,那谦虚,就觉得值得期待……08年到现在,专程到北京的天桥,广德楼,三里屯,听了很多次,更少不了去年在家门口梅赛德斯的万人师徒父子演出……郭老师越来越豁达了,因为他越来越有目标了!!!看他的书房,看他的时间管理,看他的宠辱不惊,看他的京韵,看他的古曲,看他的教子,看他的阅读,看他的人缘,看他的自律……郭老师,是宗师,好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不会因某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某个人的消失而消失,这一点连郭德纲自己都不敢否认。今天的中国相声因郭德纲而火爆,只能说明一种现象:任何事物必须与时俱进!郭德纲是当下中国相声艺术与时俱进的代表,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被社会所认可。反观体制相声,恰恰是在与时俱进上败给了郭德纲,他们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认真研究当下观众对相声这门古老艺术的要求,没有摆正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年青人。这等同他们失去了未来。没有郭德纲,相声还是要发展的,关键看这门艺术到底深入人心到什么程度。解放前中国的曲艺门类曾经有过庞大的阵容,但是在解放后随着政治取向的洗礼和新型艺术种类的冲击,大多数都灰飞烟灭了,而保留下来的都是曲艺中生命力最为顽强的精品,相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它的根在人民群众中扎得太深,同时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太灵活太便于被人民接受了。当然,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面对全新的曲艺市场和全新的观众群体,相声是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迷茫的道路的,它已经涉及到了相声艺术的生死存亡。德云社的出现,犹如给相声注入了一剂还魂散,让万马齐喑的相声舞台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一点,有远见的老艺术家,如侯耀文、马季、杨少华等,是看得非常明白的,他们是赞成相声回归人民之中的。相声,其实起点就是在地摊为最普通的老百姓服务,就是用家长里短逗老百姓一乐。把它装进象牙塔束之高阁是社会某一时期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定势死守,结果就是将此艺术送上了死路一条。解放相声的工作,是时代的必然,郭德纲恰好站立在了这个时代潮头上了,所以他脱颖而出,独领风流。但是我认为这是时代使然,没有郭德纲你敢说不会出岳德纲、于德纲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