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某些人身穿和服、去武大赏樱,与校园保安发生冲突这件事件?
和服,樱花,日本如何看待某些人身穿和服、去武大赏樱,与校园保安发生冲突这件事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3月24日,湖北武汉大学一名疑似身穿和服的男子以及其同伴,与校园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现场视频中该男子称自己身穿的是“唐装”。据校园知情人透露称,该男子要强行进入教学楼,双方因此发生冲突。但该说法并未得到校方证实。3月25日,湖北武汉大学校园110工作人员回应称,“曾规定在樱花(季)期间,不准和服进校”。武汉大学宣传部回应称,两人是否提前预约正在核实。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穿啥服装(无论中山装,和服,西装…...)并不代表该人是善人还是恶人,关键在于在什么時间,什么地点,什么背景,参加什么活动,可能会有什么敏感问题而需要考虑。如果有人穿和服到武大欣赏樱花,并沒有其它不当言论,我们姑且取宽容态度(在穿戴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要将他们视为一件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看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支持校方!这些人并不是真心去赏花游玩的人,而是一些精日或者想做网红炒作的人,学校有学校的规定,你不执行还骂人,应该被赶走,还要交给警方来查询以前是否有危害国家等行为!也让国内一些媚日的人好之为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想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日本和服也好,唐朝吴服也罢,预约不预约也不是关健问题,想弄明白的是大老远的从东北来一趟,做为现代人的中国人观赏樱花非要穿“和服配上木屐”去吗?你就沒有一件合适的衣服?在火车或飞机上是否也穿和服来武汉?一般来讲和服也不是随随便便地不分场合就可以穿的。为什么在这敏感的地方穿上和服而且还理直气壮?从哪些方面能证明你们痴迷的喜欢唐朝文化?说哗众取宠都是轻的,心里怎么想的自己知道。中国目前的社会现象不得不让人引起注意,歪风邪气太多了,提高些警惕很有必要,上点纲上的线不为过,非得等到亡羊补牢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穿和服去武大赏樱花确是不妥,人们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2,校方有规定就应当明文公示,抽屉的校规社会如何知道。
3,保安打人违法,如果有义愤便可打人,法律何用?社会岂不乱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两个问题,一是穿和服赏樱花,一是觉得这样是卖国的。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在没有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选择是有自由的。但是有人会说这样伤害了民族感情,造成的结果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说民族感情就是一种民族仇恨的指向。那么民族仇恨是不是放不下的情感?但是历史上放下民族仇恨的事情太多了,蒙古人入侵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征服下来只有我们,这种仇恨我们不但放下来了,而且还把它列为中国的一个朝代,满清也是如此。说民族仇恨莫过于对满清了,仅留辫子这一项就是最大的屈辱,从此就开始以奴才自诩的奴性文化了,有着近三百年的统治。我们自豪的说满人被同化了,这也是事实,但是依然是以放下仇恨为前提,为什么不前仆后继的去驱逐鞑虏?还是文化具有的宽容决定的,放弃仇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仇恨可以放弃的逻辑,比如日本对美国越南对美国的仇恨,都放弃了,因为仇恨给生活带不了美好,只会增加暴戾的性情,简单的说就是你可以去找日本复仇吗?可是仇恨的烈火天天燃着,自然有烧它一次的结果,武大就是证明。打人是不对的按治安条例是要处罚的,但是伤害了民族感情而激愤的打人,似乎又是正义的。怎么处理?道歉是打人,教育是不能伤害民族感情。社会为此有了一个话话题。但是如果停留在对错上,也就是争执不下。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历史的仇恨能不能放下。或者在尖锐点,就是历史的仇恨该不该放下?仇恨能带给我们这个社会的是什么?答案是民族的屈辱带来的是仇恨,是仇恨就会有复仇,因复仇就希望国家强大起来了好复仇,如此就有了高昂的爱国情绪。可是实际上我们是一个筑城墙的文明,从未想过复仇的事情。也许我们还不够强大原因如果世界认可了这点,那就是中国威胁论的出处,没有什么比复仇更让人害怕的事情了,其实仇恨只是为了更爱国,没有个敌人这个爱国,就很难爱起来,七十年来我们阶级敌人,反动派,有苏修,美帝,小日本。一直在“打倒”敌人的战时状态。这个国家太需要这样的爱国就有这样的宣传教育,但是事实上又没有这样的战时状态,所以它带来的负产品,就是前面说的暴戾情绪,如干柴烈火。最怕的就是以爱国名义的群体行为。仇恨应该是能放下的,也有必要放下,事实上他带给我们不了什么?而且还是有成本的。仇恨是种自我囚禁,是囚徒的心态,因为没有可能去诉诸仇恨,煎熬的只能是自己,而且最容易被利用。
上一篇:30年前,我国电信行业的4家企业,华为是小弟,现华为一家独大,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