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夺妻之恨可以和杀父之仇并列?
之仇,都是,不共戴天为什么夺妻之恨可以和杀父之仇并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父具有唯一性,而妻子并不唯一。以现在人的尿性,热衷出轨,夺妻之恨还有这么重要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
有人以为夺妻之恨不如杀父之仇影响大,这是不恰当的比较。就是在中国古代,人们孝敬父母,也非常尊重妻子。
当年大唐天子李世民,想为宰相房玄龄纳妾,可是房玄龄妻子坚决不同意,李世民也怒了,吓唬她要么让房玄龄纳妾,要么就喝下毒酒,她端起毒酒就灌了下去。结果她没死成,只是喝了一杯醋而已,这就是有名的为爱而“吃醋”的来历。
列位看官朋友想想,李世民真的搞不定这件事吗?房玄龄真的拿她妻子没办法吗?显然不是。是房玄龄尊重爱护自己的妻子,李世民也不忍心难为房玄龄罢了。所以我觉得,在那些男人可以娶妻又纳妾的时代,还怕老婆的男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也劝诸位想穿越的朋友,别老想着三妻四妾的事,古代讲究人很多的,《水浒》中林冲就因为高俅之子夺妻之恨,八十万禁军头领也不干了,愤然离职冲上梁山。
杀父之仇也没有什么好啰嗦的,谁也忍不了,报仇是早晚的事。
所以古代就有说法,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四大“不共戴天之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亡国之奴、灭门之仇。
儒家的《礼记》中就详细规定了各种复仇原则,上述四种仇恨,可以杀了对方不担刑责,道义上不受谴责,复仇思想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对百姓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封建时代法律法规不健全,个人复仇思想严重。现在是法制社会,对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要理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让凶手得到法律制裁。至于“夺妻之恨”,还要区分对待,如今恋爱自由,婚内出轨的话,不仅要让对方遭到道义谴责,还要接受应有的法律制裁及经济补偿。但是千万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使自己由受害者变为犯法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是作为有血性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尤其是男人!除非你不想做个顶天立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真男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杀妻之恨,有动物性的一面,雄性激素分泌是诱因,占有雌性的欲望是恨的来源之一;另,杀父之仇是忠义节孝文化的衍生品,也是小弱者必须怜悯的情节所生。生命恒大,夺人性命何时何地都是悖人伦之举,皆不可为。
从释义上看,杀父之仇是指最大的恨,礼记上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夺妻之恨在百科上没有,可能是现代文化对他进行了消解,也可能有别的原因(和谐)。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指的是元朝统治时期对汉族的侮辱。蒙古人如何统治汉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军事力量和镇压工具(监狱),在最基层,每个村子派一个蒙古家庭统治整个村子的汉人,汉族人姑娘要结婚,必须和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觉,用文绉绉的语言说,就是这位姑娘的处夜权是属于蒙古人的;汉族老人到了六十岁,必须送到野地里的一个墓穴里等死,这个墓穴也就是老人们说的“砖打墓”。
从文化上讲,现代法制已经进化到理性和谐的高处,不能随意杀人,报复成为社会共识,所以这两种情况出现后,一般选择是司法介入而不是私自救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貌似这个问题不应该放在现在来问,夺妻之恨,杀父之仇,是可恨,是每个血性男人不可忍受的,但是时代是法制时代,不是意气用事可以解决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