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紫禁城头等侍卫钮祜禄·讷亲,曾贴身保护雍正,为何却被乾隆下令自裁?
乾隆,雍正,大臣紫禁城头等侍卫钮祜禄·讷亲,曾贴身保护雍正,为何却被乾隆下令自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乾隆决定培养一批年轻的心腹大臣,供自己差遣。而已在军机处行走,又是满洲贵族的年轻人讷亲,就得到了乾隆的重视。
其实,讷亲和乾隆不光是君臣关系,在乾隆小时候,讷亲还作为他的伴读陪伴在他身边,因此他和讷亲那是发小的情谊。
种种原因,让讷亲迎来了他的辉煌时期。
(张廷玉剧照)
乾隆起初先让讷亲以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协助张廷玉和鄂尔泰总理事务,并封他为一等公。
到乾隆二年,讷亲就被升任为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到年底时,讷亲已经成为军机处总理事务的六大臣之一了。
讷亲虽然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但他并不恃宠而骄,反而做事更加勤勉谨慎。比如乾隆九年,讷亲巡视河南驻军的情况,顺便勘察江浙一带的海防工程。他所到之处,官员早就为他备下了奢华的公舍,一些官员更是对他阿谀奉承,敬献重礼。
不过,讷亲却对官员为他准备好的公舍和宴请等一概回避。除了查勘工程事务,并不在地方上久做逗留。不光如此,他还主动将地方官员巴结他的种种行径上报给乾隆,乾隆因此对他愈发信任。
乾隆十年,鄂尔泰病故后,已经升任保和殿大学士的讷亲顶替鄂尔泰,成为军机处领班大臣。乾隆为了打压张廷玉,特命上朝奏事时,讷亲走在张廷玉之前。
讷亲认为,自己无功可谈,于是百般推辞,乾隆这才让讷亲和张廷玉一起走在最前面。虽然这样说,但由于讷亲深得乾隆宠爱和器重,他的权势已经超过了张廷玉。
然而,花无百日红,讷亲通过后来发生的事情,算是明白这个道理了。
乾隆十二年,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四川巡抚纪山率兵围剿,结果被莎罗奔打得大败而归。
事情发生后,乾隆急命张广泗为川陕总督,前往平定叛乱。
然而金川地形险峻,再加上莎罗奔又广蓄碉堡。张广泗屡次出兵,败多胜少,如此作战两年,却毫无进展。
(乾隆剧照)
由于长久不能取胜,乾隆对张广泗非常失望,他决定起用一个能统率全军,又能贯彻他的旨意的人去指挥作战。思来想去,他认为讷亲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时,讷亲正在山东治赈。乾隆召他回来后,便任命他为经略,让率领一队精兵前往金川督战。
在讷亲临走时,乾隆还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早日传回捷报。
结果,讷亲这一去,却走上了绝路。
原来,讷亲自幼熟读经史,却在军事上是个门外汉。
讷亲到了金川后,先是轻敌,带领清军盲目与莎罗奔交战。结果由于指挥失当,清军损失惨重。
本来,张广泗还有心巴结讷亲,可是讷亲认为张广泗两年未平定叛乱,根本瞧不起他。在他面前骄横跋扈,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张广泗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对讷亲怨恨不已。在后来与莎罗奔交战时,他便故意制造障碍。结果吃亏的,当然是他们手下的将士。一时因二人不和,军心也随之涣散。
讷亲在尝到落罗奔的厉害后,便坐镇军营,不肯再战,数次向乾隆请求增加援军,同时要建造碉堡,“以碉制碉”。
乾隆这才发现,讷亲根本就没有平定金川叛乱的能力,反而在前线瞎指挥。再加上张广泗狠狠地弹劾了讷亲一本,将他在金川之战中的所作所为一一呈报给了乾隆。乾隆看后,对讷亲的不作为更是大为恼怒。再加上乾隆又是极好面子的人,而讷亲前往是代表他而去。如此怂包,实在是让他颜面无存。所以一怒之下,就把讷亲革职发往北路军营效命。
还不等讷亲上路,乾隆因为气愤难平,又改将他就地拘禁。
墙倒众人推,讷亲由于在四川督战时,刚愎自用。对四川巡抚纪山等人的建议根本不予采纳,因此纪山等人也趁机在乾隆面前弹劾他,称他曾说过:“西南蛮夷之事,非常的难办,对于他们一定不可轻举妄动。但是这些话,我怎么敢上书皇上呢。”意有指责乾隆有用兵之误的意思。
这话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乾隆一向自信过人,听说讷亲竟说过这样的话,干脆将讷亲押解回京,并将遏必隆当年过用的一把宝刀,让人送给被囚禁的讷亲,命他以此刀自尽。
乾隆身边的红人讷亲,就这样丢了性命。
(参考史料:《清史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人是钮钴禄·讷亲,标准的官四代,曾祖父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祖父是康熙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尹德。而且,他的姑母还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
很多人看到题目后,可能认为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是乾隆有意处决雍正时期的大臣,从而为掌权立威。实际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确实没错,但讷亲却被排斥于这个定律之外。讷亲的死,一方面是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伴君如伴虎,帝王的态度犹如猫脸狗屁股,说变就变。
讷亲最初得益于显赫的家世,在雍正五年的时候便承袭了二等公的爵位,被授予散秩大臣,后来还被任命了御前大臣。
雍正晚期,讷亲进入军机处,开始参与清朝的重要机务。雍正死后,讷亲并没有被贬斥,反而官职一路飙升。
乾隆继位的第一年,讷亲的爵位便由二等公提升为了一等公。第二年,讷亲开始担任吏部尚书,后来又监管户部。这等于讷亲掌管了大清朝的人事任免权,以及财政大权。
讷亲之所以升迁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因为他做事勤勉、工作踏实,而且每次筹划事情时都与乾隆不谋而合,因此乾隆觉得讷亲是个可造之材。另一方面则是乾隆为了掌权立威的需要。
当时朝堂之上分为汉、满两班大臣,汉臣以张廷玉为首,满臣则以鄂尔泰为首。为了打压他们二人,乾隆瞄准了从来没有拉帮结派的讷亲,所以不断给他升职。
讷亲也没有辜负乾隆,在乾隆初期的几年之中颇有作为。乾隆十年,鄂尔泰因病去世,于是乾隆迫不及待的任命了讷亲为军机处领班大臣,而且行走列名于张廷玉之前,至此讷亲达到了人生顶点。然而,不幸的是,讷亲人生的顶点竟然是通向其人生终点的大门。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乾隆最心爱的孝贤纯皇后去世,另一件则是征大小金川的战事失利。
为了挽回败局,乾隆任命讷亲为经略前往平乱。
讷亲到达金川之后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可以迅速平定金川之乱,再加上又有乾隆的信任,他根本不把前线指挥张广泗放在眼里。
不过可惜的是,讷亲根本不懂军事,刚到金川之后,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导致损失惨重。失败之后,讷亲又畏敌如虎,龟缩不出。而张广泗看到后,由于受到了讷亲的轻视和侮辱,所以处处看笑话,根本不帮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