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一生追寻的是缺失的自我走向高级自我,还是在无知自我中发展低级自我?
自我,缺失,自己的人一生追寻的是缺失的自我走向高级自我,还是在无知自我中发展低级自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一生追寻的是缺失的自我走向高级自我,还是在无知自我中发展低级自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前者――缺失的自我走向高级自我。在无知自我中发展低级自我是种动植物的过程,若行尸走肉。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人格完善健全,如果任人顺其自然发展,那么教育存在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
真正完美快乐的童年,降临到人身上的几率是很低的,因为我们的父母总是或多或少有着缺陷,他们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会忽略孩子的感受,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使我们的自我缺失阳光的一面,留下阴影。
以最近的网红流浪大师沈巍为例,他的童年时期,就受到父亲的伤害,其父把生活中的不满转嫁到他身上,对他发泄怒火。他默默地忍受下来,捡拾垃圾换钱买书本。而报考大学志愿时,其父又给他二次打击,使他不能如愿以偿读中文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审计局工作。他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反抗,却又重新拾起捡垃圾的工作,在屋里堆满各种垃圾。以至于单位的人无法忍受,认为其有病,劝其病退。实则这种囤物症,是对其受到心理伤害的反抗,以弥补成长时期父爱母爱的不足,安全感的缺失。
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是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多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便有可能从心底真正的原谅父母的过错,接纳自我,改变自我,从而有所提升,最终到达高级自我。
再如我本人,父母关系不和,父脾气暴躁,经常打骂母亲,童年一直在小心谨慎,胆战心惊中度过,经常为此费脑,感觉压抑。又在读初中时难以适应新的老师同学,以及学习环境,逐渐抑郁,封闭与他人的沟通。但自我认知能力尚可,意识到这一点,果断初中辍学。在打工中改变自我封闭的倾向,与人多做沟通交流,渐渐走出阴影,变得阳光开朗。
而几十年从不间断业余之后的学习,自修英文、中文、高中课程,读夜校,计算机软件,后2013年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如今做自媒体,在农村经营槐米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个人选择。
如果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想探索人生的意义,想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痕迹,那他的追寻就是如你说的第一种,向上。
如果认为人生短暂,来了一遭就是要尽情玩乐享受的,那就是你说的第二种。
现实里这两种选择往往是交织的,并不是一辈子就选择一种,短期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使人跟着产生变化。懒惰和习惯是人的天性,如果第一种战胜第二种,那就向上,反之就刚下。
上一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认可这句话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