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美团,饿了吗“偷听门”事件,手机用户还存在“隐私”吗?
饿了,用户,外卖美团,饿了吗“偷听门”事件,手机用户还存在“隐私”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美团,饿了吗“偷听门”事件,手机用户还存在“隐私”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报道了,不属实,不需要担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来,经常有用户反映,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自己在谈话中说到要吃什么或买什么,然后美团外卖、饿了么、淘宝等App,就会推荐自己所说的那些东西。
于是一些用户就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提出质疑,某些App是否存在偷听的现象。
近日有媒体报道,记者在对饿了么、美团外卖、微信、天猫等App进行了“偷听”测试后发现,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对于对话中提到的关键字,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
而且在测试过程中,记者还发现,在iphone上测试时,在饿了么(阿里系)和美团外卖(腾讯系)的麦克风权限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如果天猫(阿里系)、微信(腾讯系)的麦克风的权限也都取消,那么这种“偷听”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于是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偷听门”事件,就把天猫和微信拉下了水。也就是说,根据报道所述,这个“偷听门”的始作俑者之一,可能就是天猫和微信。天猫和微信的App“偷听”用户谈话,然后将谈话中的关键词信息上传到云端,并共享给阿里系或腾讯系的相关App,然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上就出现了精准推荐。
当然,这个目前均只是推测,并没有实锤的证据。而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官方也对此否认。
有网友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无法做到监听所有用户的谈话并做数据处理,因为数据量实在太大。那么是否有可能是App只是在做小范围的相关测试呢?毕竟目前发现这种情况的也只是少数用户。
也有网友认为,这种精准推荐也有可能是用户通过其他方式留下的痕迹被大数据整合匹配而来。比如通过搜索引擎的搜索记录、购物记录、访问记录以及停留时长等行为进行用户画像。
只要数据足够多,那么在这些大数据系统面前,用户就像裸奔一样,甚至大数据还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
而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往往毫无知觉,所以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偷听”上。这个说法的可能性目前来说是最高的。
毕竟“偷听”这种事,光是想想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号/微博【瞎扯乱谈】,转载请留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告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调查清楚。已经严重侵略个人隐私权利。
上一篇:未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