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描写雨的诗句有哪些?
春雨,时节,听雨描写雨的诗句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雨打芭蕉叶带愁。雨打梨花深闭门。沾衣欲湿杏花雨,空山新雨后,很多的,一时想不起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纵观古今诗海浩瀚,写雨的诗词不胜枚举,其意境之优美令多少学子高山仰止。以下是我非常喜欢的几首写雨的诗词:
1.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7.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8.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下雨的诗词,太多了。我想很多人最喜欢的应该是杜甫最美的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开篇就是名句,美得令人心醉,千年无人超越。杜甫这首春雨诗,充满内心喜悦,诗圣的思想闪耀着光芒,堪称神作。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是朱自清的\"春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这是志南和尚的\"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这是韩愈的\"春雨\"。那么,诗圣杜甫笔下的春雨又是什么样的呢?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间,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如期降下。在夜里伴着和风,消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浓浓的乌云笼罩着田间小路,点点渔火闪烁在江面上,显得格外明亮。明早再看带雨的鲜花娇艳盛开,成都将是繁花满城,繁花似锦。
这是一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诗。春雨不同于其他季节的雨。
冬雨,冷雨敲窗,落地成冰,这是冻雨;夏雨,倾盆而泻,翻江倒海,这是暴雨;秋雨,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是苦雨。春雨就不同了,春风化雨,给大地带来生机和蓬勃。\"春雨贵如油\",所以人们对春雨是\"喜\"的,是\"盼\"的。
首联:一个\"好\"是对春雨的赞美,一个\"知时节\",把春雨拟人化,\"好\"的春雨不早不晚,如期而至。万物萌生之际,雨在人们的期盼中下了起来。它是真的\"好\"。\"春\"、\"雨\"的\"好\"隐含着\"喜\"。
颔联:进一步描绘春雨的\"好\",点出\"夜\",诗题中的四个意象都呈现出来。
春雨的\"好\"不仅是\"知时节\",更是\"润物\"。用\"潜\"、\"细\"、\"润\"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好\"的特点:它悄悄地,伴着和风,有意地滋润万物。不是大张旗鼓的,不是声势浩大的,而是低调内敛的,在夜里,无声地、细细地\"润物\"。
\"润物无声\"这就是春雨的品格,这也是君子的品格。谦谦君子,德泽万民,不言话天下,无为治天下,春雨就有那温润如玉的君子品格。
颈联:雨是\"好\",但也不是淅淅沥沥,一会儿就完的雨,而是雨量充足。\"云厚\"烘染雨的\"足\":晴夜里,四周虽然是黑的,但小路反光,江面亮白,但此时云厚夜漆,天地笼罩在黑云之中,天地笼罩在细雨之中。只有远处江面小船上,暗淡的渔火在闪动。这样的雨恐怕就要下到天亮了。\"黑\"与\"明\",互相映衬,不但表现了云厚雨足,也有视觉的冲击,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写\"喜\"。看着好雨将下一夜,诗人兴奋地想着明天早晨的景象。云收雨停,催开春花,春花带雨,鲜艳欲滴。整个成都城就会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湿\"和\"重\"做了很好诠释。
成都因盛产蜀锦闻名于世,故成都又叫锦城或锦官城。但是诗人没有说成都城,而说锦官城,不仅仅是为了音韵的和谐、铿锵,\"锦\"是美丽的,是华贵的。\"花\"与\"锦\"搭配,有鲜花着锦,锦上添花之意,那种美是何等壮观,何等耀眼啊!
\"春\",\"夜\",\"雨\",一一展现,\"喜\"则在字里行间迸透。
诗人正期盼春雨时,春雨如期到来,于是诗人满含喜悦地发出一声\"好\";写\"听\",倾耳细听。雨在密密绵绵地下着,雨在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这是满含喜悦地听;写\"看\",因为雨\"细\",听不真切,也怕雨停,所以出门去看。看见了云厚雨密,雨将下上一夜;写\"想\",回屋时,还是兴奋地不能入睡,就情不自禁地想着雨后春色满城的美景。
\"喜\"贯穿始终,自然生动,没有半点生拉硬拽感。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饱经战乱,饱经流离的杜甫几经辗转,终于来到蜀地,过上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浣花溪畔,他下地耕作,上野拾柴,与农人为伴,与农人为友,所以他深深理解农人对春雨的感情。不同于朱佩弦、韩昌黎和志南对春雨的\"爱\",杜甫对春雨的\"喜\"是劳动人民最真实地想法,它关乎劳动人民的饭碗,它关乎劳动人民的收获,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叶无条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农民对雨的渴求杜甫是深有体会的。和那些朱门看歌舞的人相比,诗圣对春雨润物的喜悦是崇高的!是神圣的!
这就是杜甫,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寒士!一位有着责任心和同情心的儒者!一位把自己的喜乐与广大民众疾苦紧密相连的诗人!
上一篇:为什么要选择洗掉纹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