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描写雨的诗句有哪些?
春雨,时节,听雨描写雨的诗句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浩然春晓中的雨,是已经发生过的雨。和蒋捷的词一样,也是听雨。清晨诗人醒来,听到窗外的鸟声,会想起昨夜听到的雨声,于是想象外面春天清晨的景色。
花落知多少,通过想象中落花以及当年耳中鸟鸣声,两个角度描写春天,以小见大。
孟浩然的听雨,单纯写景惜春,没有蒋捷作品那么深厚与沉重。
三、雨中的相思,吴文音
说到听雨,自然少不了南宋词人吴文英的《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这首词与蒋捷的家国之情和孟浩然的惜春写景不同,这是一首写爱情的相思之作。陈洵《海绡说词》谓此乃“思去妾”之词。
四、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
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评价李商隐:
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红楼梦》 第四十回
这句诗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首诗与吴文英的词类似,都是写相思之情。
纪晓岚曾经评价说:
不言雨夜无眠,只言枯荷聒耳,意味乃深。直说则尽于言下矣
结束语
关于听雨的佳作还有很多,例如韦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
又如无可:
听雨寒更彻 ,开门落叶深。《秋寄从兄贾岛》
苏轼: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老街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描写下雨的古诗词颇多,比如:唐人韩愈写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早春丝雨的景致,句中洋溢着一片活泼生机;又如:宋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时节,连绵雨季,堤上长满芳草的水塘蛙声阵阵;还如李义山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再如宋代志安和尚写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飘飞的雨丝带着杏花的清香,轻沾衣裳上,衣服却不见湿透……;还有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清人汪中的“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写的却是诗人秋夜独困扁舟,不堪夜雨的降临,加上耳边时断时续地传来忧怨的笛声,而顿生伤秋之情;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描写春晚时,潮水挟带雨点的渡口景象;杜牧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至于词,则有温庭筠写“梧桐树,三更雨,……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场秋雨很愀心,桐叶随雨而落呀落,落在阶前,声声入耳,扰人清梦不已,直落天明。这愁绪离人心更满;还有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还有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又有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宋人张元干的渔家傲“钓笠披云清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烟雨朦胧的江面及远处环绕的青山,正好表现了那种山水之乐、安适隐逸的居士情怀;还有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所表示的悲怆之情。
而最让我心动的却是李商隐描写下雨的另一首题为《细雨》的五绝诗“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箫箫发彩凉。”这是一首颇有情致的小诗,紧扣“细”字,引发联想。特别是以神女在天地沐浴后梳理自己的秀发的美姿来的比喻细雨,正好传达出诗人对细雨,微妙而独特的感受。而诗中诗人将自己感情很好地融入到了艺术形象之中,使得这首小诗鲜活灵动外,又更富韵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友邀
细雨绵绵情义长,有如甘霖解旱田。
从天而降似珠落,又似琴声敲键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唐·李白)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唐·许浑)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唐·姚合)
春云山对屋,夜雨水平桥。——(元·虞集)
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姚合
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陈允平《秦鸾曲》
梦回无处觅,细雨梨花湿。——张元干《菩萨蛮》
半窗春梦短,深竹雨声多。——宋可菊《春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随便写两句:
《雨》
大雨从天落,
谁知阴和晴?
多做准备好,
未雨绸缪通。
上一篇:为什么要选择洗掉纹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