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条约,花押,自己的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鸿章在清庭无奈于列强要求之下,再三催请之下,又得到慈禧承诺其有全权之权,才从上海出发主持谈判。而列强鉴于全中国范围的中华民族抵抗也认为武力瓜分中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愿意看到沙俄依据《中俄密约》独享中国东北利益,才在英德的带领下放弃了对中国的领土要求。而提出驻军、中国方面撤防、镇压反帝民间组和斩杀主战派大臣、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高达9.8亿两白银)的《辛丑条约》。李鸿章在庚子事变中做尽了卖国之事,却在其签字时又惺惺做态表现出不情不愿的样子!
实际上中方的签字人李鸿章并不是签名,而是盖的“花押”,花押即是一种私章形式,看上去“一团乱麻”,带有防伪性质。而并非流言所说的是什么为了表达不情愿。
如李鸿章心中真是那么爱国,又如何会在庚子国殇时分裂国家破坏抗敌大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以往的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往往成为清朝的“代言人”与列强进行谈判,其结果世人皆知,无非划租借、赔款以及开通商口。
虽然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注定要遗臭万年,但是李鸿章并没有对此规避,而是在条约之后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在《辛丑条约》签名的时候,李鸿章没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肃”字代替,这是为何?
1、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对于清朝态度变化
在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对于清朝的态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之前,李鸿章认为能够通过发展工业等手段使得清王朝复兴,但事实无疑狠狠的扇了李鸿章一个耳光。在甲午战争前,清朝上下对于日本还是保持着的强大的心理优势的。但是,最终还是导致清朝一败涂地。
在这场战争之前,李鸿章对于清王朝是忠心耿耿的,而在此战之后,李鸿章对于清朝态度忽然来了180度大转弯。甚至有消息称,李鸿章私下与孙文等革命党保持着联系等。
这时候,他已经足够认识到清朝已经是无药可救,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与日本签订条约之后,李鸿章几乎处于清闲状态。
2、反对义和团与对八国宣战
在义和团兴起,并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之后,清朝的官员对于义和团态度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坚决镇压的观点。
在八国联军干预运动之后,李鸿章更加反对战争,而慈禧等人一意孤行,全面宣战。在明知道失败的情况下,李鸿章等人选择了局部与列强停战,并保护一方平安,而战争结果是非常明显着的。
3、李鸿章不签本名的原因分析
李鸿章在以往的不平等的条约都签署自己的名字,唯独在自己最后一次签订条约中,没有签署自己的名字,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场战争李鸿章是完全反对的,即旗帜鲜明的指出镇压义和团,与外国保持和平,为了规避战争,其与张之洞等人,与洋人签订了互保协议。既然战争并非自己的本意,因而在李鸿章意识中认为这场战争与自己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所以签订条约自己无需负任何的责任。签署条约,完全是清朝的事情,所以不署自己的名。
二是为了自己的名节。虽然李鸿章多次与国外签订辱国的条约,而李鸿章当然也不想错上再错,也不想将一盆污水泼在自己的身上,因此,当清朝指认他为议和大臣时候,李鸿章的情绪是无奈、悲愤等复杂的情绪交加。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最后的气节,所以用“肃”代替自己的名字。
三是李鸿章被清王朝封为侯爵,就是肃毅侯,而肃字是自己伯爵的简称。其封他为侯爵的是清朝。
李鸿章与11国谈判的时候是极其不情愿的,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李鸿章用“肃”字代表自己,其含义就是,既然你清朝封我为肃毅侯,那么我就用这个爵位画押。因此用肃字画押,实际上就是将责任推卸给清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不折不扣的丧权辱国的标志,谁要是敢代表清朝签这份条约,谁就要背负骂名。所以李鸿章被推出来担任首席谈判代表和签订者时,他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所以他在《辛丑条约》上签名时,故意将自己的名字写成“肃”的模样,即签了自己的名字,但同时又拼成“肃”,因为他曾被清政府封为肃毅伯,所以隐含他是代表清政府签署的条约,并不是他擅作主张。
自从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影响列强在华利益后,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自天津向北京进军,同时大量义和团民众也迅速聚集京畿之地,可以说这外忧内患都伤透了清政府的脑筋,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接到进京的命令。
李鸿章对于这个命令其实心里是拒绝的,他深知北上将有生命危险,义和团是曾发誓要弄死他的,而列强对他这样的清廷重臣的态度也不明朗,所以李鸿章接到圣旨,一边表示立即北上,将“单身诣阙,以赴急难”,一边又寻找各种借口,交通、政治、军事和粤人挽留等众多理由拖延北上。所以说他只是在做样子而已。
随之而来的是让李鸿章更加惊愕的清廷对外宣战,李鸿章就到处和大地重臣相互沟通,表明这是乱命,自己坚决反对,自然也就不北上赴急难了。正好这时候东南众总督都联合起来,这就是有名的“东南互保”。
李鸿章一边推迟北上,一边联合各方势力促使慈禧改变决定。他希望慈禧能下决心剿灭义和团,与列强和谈,不然会再次给列强进军侵华的口实。慈禧迫于形势,只好一面多次下旨李鸿章火速北上进京,一面不断加大对李鸿章的赏赐和拉拢,委以李鸿章北洋大臣的重任。但是李鸿章还是推三阻四,一直到慈禧往西跑之前让李鸿章便宜行事,李鸿章才决定北上议和。
李鸿章这么推三阻四,其实和他签署《马关条约》的前车之鉴有关系,当时他不仅遭受种种骂名,还被进行了政治打压,只能赋闲在家。所以他害怕到时候清廷再卸磨杀驴,给他造成更大的打击。
当然这不能表明李鸿章没有救国之心,不然他也不会忍辱负重到处奔走,当时张元济劝说他不要北上时,李鸿章称:“我这条老命还拼得过”。可是人都是矛盾的,虽然李鸿章自认和清廷的命运已经纠缠在了一起,但是这无尽的骂名,他还是不愿独自承受。看他用名字写成“肃”字,就可见他私下估计是练过的,可怜可叹这小老头,后半生都在代表腐败的清廷到处签订条约。
上一篇:初中生怎么练好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