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流浪汉大师成为网红的背后,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的人,大师,自己的流浪汉大师成为网红的背后,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流浪汉名叫沈巍,是一名复旦大学高材生,原是审计局公务员。好一个高学历的流浪汉。
有人给他钱,他操着标准的普通话说:“钱我不要,我有手有脚的,给书我会要。”一个视钱如粑粑的流浪汉。
他捡垃圾卖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书,经常坐在路灯下,地铁站看书,一个爱看书的流浪汉。
网友惊呼:“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天堂。”淡泊名利,无欲则刚,快乐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和这位“大师”同龄,很巧,我也是上海人,出生在徐汇区,更巧的是他是我的学弟,我妹妹的同班同学,我妹妹是他们班的班长,听妹妹介绍,他母亲是老师,他喜欢读闲书但学习成绩差,人送绰号“老夫子”,脾气又倔,自尊心超强,所以与家庭对立严重,高中毕业什么也没考上,估计家里看不起他。第二年招干进徐汇审计局,不过,他从小是爷爷带大的,与父母没有感情,后来父母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对妹妹照顾多,引起他对父母的不满,幼年的感情缺失,对性格倔强的他影响是终生的。我后来搬到浦东上南路耀华路,上班经常都要经过杨高南路高科西路,很久以前就看到过他,也曾和他擦肩而过,给我留下的印象也仅停留在“浑身脏兮兮的流浪汉拾荒者”。从没想过这样一位拾荒者会在今天红遍全中国。
我不了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好,我只从自已的感觉说说自己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度过人生的自由和权利,你可以客观去评论他,但不能恶意去消费他,你不是他故你不知他!
拾荒流浪也是一种人生选择,无关于对错,我到是觉得从某种含义上来说,所有拾荒者应该都是“垃圾分类者”,都有垃圾分类理念,区别在于他是有点文化的“垃圾分类者”,都是靠此维生,僅此而已。这一行自古就有,存在即合理,无关乎信仰理念。
但是,会说几段古文典故,能吟几首唐诗宋词就是大师?那这所谓的大师也太不值钱了,既然熟读四书五经,那作为大师应该读过欧阳修的《左氏辨》吧?“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这么简明的哲理会不知道?
一个熟读四书五经,张口“左传”闭口“春秋”的人,把自己的人生活成如此模样,那他到底是如何去理解这些国之经典的?
这样的人最多也只是有点文化的,有点国学底子的,对世事有自己偏见的,从小缺乏亲情关爱的人。
淡泊名利者需具备有夺取名利之能力,连争夺名利能力都没有谈何淡泊?看破红尘者必先历过红尘才能去看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拾荒者”本身其实没什么太多的“秘密”。但是这个现象的背后却还是有一些秘密的,
作为一个拾荒者(我坚持认为这位沈先生不是什么流浪者),他只不过是众多的拾荒者之一,就是他嘴里倡导的所谓“垃圾分类”,我们也没有看到这位拾荒者为此做出了什么突出的贡献,拾荒二十多年,该怎么拾荒卖钱,还是“二十年前的味道”。倡导一种理念是需要行动来支撑,不是自己把捡回来的垃圾分门别类之后,再分别卖出就是“垃圾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反驳,但拿出事实)。
作为一个读书人,这位拾荒者的确要比其他的拾荒者优秀很多,但是,这仅仅是他自己的个人“精神追求”,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位拾荒者读了不少书,就奉为“大师”。严格意义上讲,他在“拾荒界”还真算得上“大师”,因为拾荒者的阶层里,读书人实在是太少,而像他这样毫无生活压力(据说有工资,有房,有存款)的拾荒者也还真的是凤毛麟角。这不算是秘密,算是稀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一个曾经有病,但是自己认为已经没病的“前公务员”,其实他是有选择的,只不过眼下的这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也许会影响到他的选择。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对家人的态度,让人觉得这个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逃避现实”,国学当中的传统文化理念,估计并未触动拾荒者的心灵。
人的善良,首先表现在对亲情的认可和重视,所谓“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善的最基本的根源。我们除了听见拾荒者的抱怨,并未听见他的“亲情流露”。
但是,这个拾荒者毕竟是红起来了。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拾荒生涯当中,这位拾荒者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一夜之间红遍网络,这才是“秘密之一”。
稍有理智的人都会看得清楚,每天聚在那里的越来越多的人,伸长脖子等的是什么。那位拾荒者翻来覆去的那些“高谈阔论”假如出自一个西装革履的教授嘴里的话,不但无人喝彩,可能会招来一场“批判和痛斥”。
围观的人们,有一部分是流量的奴隶,而非文化的崇拜者,他们并不关心那个拾荒者又说了什么“至理名言”,他们关心的是“是否拍到了视频”、是否蹭上了热度、是否带来了流量。
这是这个现象背后的第一个秘密。
这个现象还有一个秘密,太尴尬。一个被包装成穿着“华丽的新衣”的“大师”,其实几乎算什么也没穿,但是却博得了空前的喝彩,新版的“皇帝的新衣”背后 ,有着一个很大的秘密,就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文化程度已经低到了可怕的程度,我们的内心早已沙漠化。
但是这个秘密,没人敢说出来,因为剖析自己远远比“看热闹感慨人生”容易的多。殿堂里有小丑,所以鄙视殿堂,流浪者里有大师,可以拿来消费一下,或者当做武器恶心一下殿堂里的大师们,就成了一种扭曲的发泄。
拿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带着一个拾荒者游街,既欺骗自己也欺负别人。
这也算是一个秘密。
莫不如静下心来,开始用知识和文化去浇灌自己心灵的沙漠,使自己的心灵变成绿洲,这样自然就会“见怪不怪”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职场中领导指示你办一些与自身工作不相关的事,你会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