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生家庭的伤害如何摆脱?
家庭,自己的,父母原生家庭的伤害如何摆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认,成年以后自己的性格、为人处事以及面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态度都是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可能很多时候自己并不能清晰的感受到,但是这些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当有一天因为这个影响造成的某种后果深深地影响到了你的生活时,你就会明白这个从小原生家庭对你带来的影响。
正因为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经常说,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成熟的人,父母自己必须先成熟起来。这个观点在吴军老师的那本《见识》里就提到过。我们经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大部分时候父母的起跑线要先搭建好,比如最基本的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个环境不一定非要说多么富裕,而是要健康。只有在健康的环境中,孩子的性格形成才会健康。健康的性格会带来健康的心理。
但如果说很不幸运的,因为父母的原因,对自己造成了一些影响甚至是伤痛,那么我觉得如果自己有能力进行调节,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愈。这样的人其实还是挺厉害的,毕竟这种心理方面的伤痛要完全靠自己走出来还是挺难的。
所以第二种方法就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走出来。这个外界的力量包括借助亲戚、朋友,或者是自己通过读书,比如心理学方面的书,或者原生家庭修复方面的书,再或者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推荐两本书,希望可以有帮助。
第一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著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情感勒索》等。这几本相关的心理学书其实都可以看看,说不定对自己调整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首先需要自我探索,其次通过非辨护性回应坚定而温和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再次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停止自我惩罚。与父母坐下来好好沟通,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了解一下父母的想法。坦诚的彼此对话,让自己的情绪得以缓解和释放。
另外推荐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
大部分人包括我可能都会有疑问,家是每个人最温馨的港湾,为何会伤人呢。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阐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最亲的人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最深的伤痛。父母在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不能只单方面的要求孩子做到自己所说的一切,自己首先也要以身作则。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他们自由的方式成长,父母做好引路人,而不是一路控制孩子。
比如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点,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所以在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时,除了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以外,也需要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的转变。我每次我爸妈有矛盾了,或者我有问题了,我都会去和他们沟通,说出自己的看法,听听他们的看法,帮助他们更好的面对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好的了解父母。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疏于沟通甚至是懒于沟通。所以坐下来好好和自己聊聊,和父母聊聊,也许困扰的问题就得到答案了呢。
希望以上回答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记得电视剧《欢乐颂》播出之后,知乎上展开了大讨论。樊胜美这样原生家庭的女性在网络上来了个大汇聚,透过留言,再度感受到了中国式的女性普遍而相似的问题:家庭的重男轻女传统,导致家庭资源往儿子身上流动,女性成长中,关爱与物质双缺乏,外出学习或上班,回过头来还得贴补家用,比如,寄钱回家供养年迈的父母,甚至给兄弟们买房结婚等等,而自己在大城市的境遇家人却很少问津——单女现象,工作压力大,心理承受力耐挫能力不足,感情屡遭失败,工作多有不顺等等现象,其实是挺需要关注的群体……
“樊胜美们”首先要赢回的,就是自己内在的安全感和做人的尊严。这种彼此和原生家庭纠缠的方式本来就很不良。双方需要在界限感的基础上,走出金钱关系。各自人格成长。
下面有几点建议:
1.保持觉察,看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如果你感觉自己内在似乎有一些软弱无力,总是要考虑原生家庭其他成员的想法需求而被迫牺牲压制自己的需求,想法,且因此你感觉自己某部分被支持不足,对人缺乏安全感,对世界缺乏信任感,且父母对你童年的教养让你窒息、委屈、受伤,那可能就是你需要进行疗愈的开始。
2.敏锐看到自己现在生活中被原生家庭印刻的痕迹,规避风险。据统计,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8.8万对,连续五年下降,而离婚率却高居不下。许多人说,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活成了母亲的样子,找了个跟父亲极为相似的男人。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印记。你不妨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看到这些印刻,修复伤痛,与原生家庭和解,同时学习爱的艺术,犹如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所说:“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亦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彼此润泽。”
3.不必事事归罪原生家庭,拥有自己的空间和选择权。都已经过了25或者30岁,尝试和原生家庭拉开一点距离。把过去致电父母的时间缩短,代之以独立做决策,或者寻求相应专业人士的帮助支持。父母不能再成为你的问题的全权支持者,当然遇到问题也无需事事归于原生家庭。尝试学习禅修、内观,认识了解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向哪里,练习安静地从内心出发,为自己的生活负上全责。
上一篇:今天春分有什么习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