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臣功成名就,最终却为何惨死?
刘邦,韩信,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臣功成名就,最终却为何惨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世功臣功成名就,最终却为何惨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这个人本事挺大,但往往本事大的人都会傲,从韩信的功高盖主,到他成为楚王时早已离死亡不远了,可韩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他这个人情商不高,他虽然用兵如神,可是并不了解刘邦,最终只能兔死狗烹。
刘邦凭借韩信的军事才能才能以弱胜强,打败比自己强大很多的项羽,可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太过强大,刘邦担心韩信如果一旦对自己不忠,那将是最大的隐患,韩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刘邦自立为王,可是他并没有称王的雄心。
难道刘邦就不应该杀他吗?他只是铲除了那些潜伏的隐患,他是为了刘氏江山,他这样做可能非常对不起那些有功之臣,但他却保全了子孙的江山,为汉朝江山稳固奠定了基础。
所以对韩信我们只能去遗憾,他的死或许从他那卓越军事才能打败项羽后就已经注定,而对于刘邦我们再去谴责也无济于事,他只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为千秋大业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一代名将,被称为兵仙。用兵神出鬼没连楚霸王项羽最后也为其所败!可以说刘邦的天下有一多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惜呀这么一个牛人最后确惨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这一生是:成败一知已,生死两妇人。韩信的死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刍狗烹的原因!也有自己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原因,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要挟封齐王是其一。当楚王时私自收留钟离昧是其二,当断不断出卖朋友是其三,被降为怀阴侯后还不知道收敛是其四。挑拨别人造反是其五。所以韩信的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高帝眼中只两雄,淮阴国士与重瞳。 项王已死将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被军事界称为兵仙,如李白在诗界的地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战成名,也让刘邦信心满满,原来项羽并非不可战胜。不过战胜项羽的仍然不是他,而是韩信。顶峰时刘邦亲率50万大军志在必得迎战项羽仅3万疲惫之师,居然大败到几乎全军覆没,西楚霸王当然不是吹出来的虚名。幸福和痛苦都是比较出来的,夕日不屑一顾的账下小兵竟然是自己的真正的掘墓人,悲哉!悔当初太过牛X眼浊不识真人,晚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世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简单解释就是没萧何就没韩信的出头,没萧何也没韩信的惨死。这句话常被引用到生活和各个方面,你擅长的恰好是让你失败的东西,比如“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房地产成就了你了也毁灭了你。人生极盛时正是走下坡路衰败的起点,没有永恒才是生命进化的大道。而韩信在统领汉军于垓下对决项羽,整出著名心理战“四面楚歌”时,也正是人生志得意满极盛之时。想像一下刘邦当时心里是什么样的复杂滋味,你太牛了,必须寻机灭之,要不这江山改姓韩齐了。感谢CCTV还有刘邦的兔死狗烹,要不我们现在还不能被称为汉人。
中国历史第二个大一统的大汉王朝,在韩信惨死很久后进入了盛世,为“汉人”这称呼贡献功劳的人主要是刘邦、项羽、萧何、韩信、张良。他们五位各有强项分工不同,刘邦不表,起事过程不议,对刘邦成就大业最重要的人当然是萧何莫属,早年“沛公”的名号正是他的计策运作,江湖没个名号是混不下去的。刘邦的那卖草鞋的后代也得说自己是皇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才有了名号,不再考虑卖草鞋求生的蝇苟之事,同样是乱世,小角色就有了大反转的可能。至于萧何为何就铁了心就认为跟刘邦混能有大出息呢?那时刘邦只不过是小小一亭长,而且不太误正业的人,而萧何可是爱学习的小文史啊,可能刘邦身上有江湖大哥气质。文人能打下江山的确少有,刘邦论武功也不行,应是江湖气成就了兄弟们愿意忠心跟随他去打江山,有带头大哥才能真正组建一只有战斗力的团队。
韩信当然不是也不会是刘邦的兄弟,那也就不是萧何的兄弟。明明他刘邦先入咸阳却当不了关中王,还被项羽赶到巴蜀忍着一口恶气还得装着服气。实力不行自然求贤若渴,萧何果然发现并坚定推荐了韩信,一代名将闪亮登台。众将尤其是刘邦的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自然都不服,无名小卒当了大将军?韩信自信到根本不管这些,心里只有立功,无须去证明给别人看,也打心里瞧不起这些刘邦的兄弟们,这也是他只能惨死的原因之一。
韩信这么骄傲的内心总得有一个强大的理由才是,但历史并没给我们留下关于他家世的交代,比如他父亲是谁,读了什么书,师从何人等。只是他从军前在别人家长期吃白食还吃的理所当然,但为当他母亲的丧事能举大债安置就让人疑问他的出身与出心了。韩信不比项羽每每亲自上阵,他赢在耐心与信心,也非常善于捕捉机会,在谋定而后动!也他同名的韩信也功高封王,但有明确的身份来历,而他没有,也没机会写回忆录告之世人,只是在临死前大喊三声“我不服”而被诛了三族。
韩信这样的大才自然不可能在童年时没受过良好教育,也许是楚国某贵族之后,不幸父亲被秦所灭沦为平民,但平天下的心已经造成,他才敢在贫穷之时保持贵族姿态,没饭吃也不学杨志卖刀,受跨下之辱而不失其志。机会总要来的,也得有足够的能力与耐心才能把握。韩信上位的情况与诸葛亮有些类似。要借助王者成就功业,要学会辩天下大事,让主公明白要去的方向。
王者成大事的都是心在天下,但个人能力总有些缺陷才成。范睢在魏国只是相国一不起眼的门客,到了秦国成就了大业,而同时代的苏秦能力比他甩了几条街,以死灭齐,而燕王只想自保与复仇全无夺天下之志,没几天齐国又复活了。若没有识真王的眼光,也成就不了王者大业。在项羽处常叹怀才不遇的韩信果断投奔了汉王刘邦,依靠夏侯婴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典故一步上位,与刘邦高谈汉中对策,明天下事,主动出击项羽才是王者风范,对,他是对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