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被父母从小教育“节约”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为什么?
节约,孩子,节俭被父母从小教育“节约”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从心理上不认可这种消费方式,会产生一种报复性消费心理,喜欢囤积货物,喜欢打折商品,产生另外一种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沒有同一结果,有的长大后对父母那种教育很反感,自己独立后大手大脚地花钱,说是小时候被管得太紧,现在好好过把瘾。当然有的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然还有的很小气抠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70后人,那个年代的人都生长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节约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唯一生存方式。我妈45年的人,虽然节约,但是看针对谁吧!节约真的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我记忆中全家一起生活的总人口是9口人,但是实际上是12口人,只是一些人在我小时候忽隐忽现,所以记忆中只有这几口人。劳动人口实则上只有我爸和我妈,节约尤显在穿衣吃饭和日常用品上。下面从各方面谈那个年代的节约: 吃上: 小时候吃饭没有上过桌子,记忆中母亲只在有客人时才炒菜,所谓炒菜并不像现在这样用油,母亲小心翼翼地放几滴油在锅里,放菜下去,油太少是炒不熟菜的,于是倒入水来煮熟,放盐,印象中有盐味的菜都稀罕的要命了,最多也就眼巴巴看着端上桌子,母亲不会让我们在客人呆的屋子的,怕我们小孩盯着客人吃,客人吃剩下的收回来才给我们,平时吃的都是白水直接煮白菜,小小年纪的我知道母亲爱吃菜叶,我就从来只吃菜梆子,直到现在养成只吃菜帮子的习惯。在家我是最小的姑娘,上面四个都是姐姐,我家绝对重男轻女的,我出生时爸妈就干仗,我妈跑到亲戚家去了,我爸给大队赶马车拉物资早出晚归,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我从小就没奶吃,物质太贫乏了,重点是姑娘,更没有人认为你是必需的那一个,可有可无了。于是我大姐背着我去村里奶孩子的人家要奶吃,每天就一顿奶,要奶吃到六个月左右,人家不愿意了,我姐就在家煮玉米糊糊喂,因为肠胃不好,吃啥颜色的拉出来一样一样的,特廋,头也没发育,头直到1-2岁还像装水的气球,软而跑水,我二姐説小时候她们都爱捏我的头---跑水的气球---好玩。
在穿上,上面姐姐多,都是姐姐们穿小了轮着,轮到我时,已经烂得不得了了,但绝对不会有人会给买新的,因为下面是弟弟,买了下面没人轮了太浪费,宁愿给四姐也到不了我,从小不受待见,把自己活成了可有可无的人,习惯溜墙根走,怕受人关注,内心尤其渴望关爱,有谁随意说关爱赞扬的话,都会偷偷藏起来抹泪,爱,绝对及其奢侈!!长大后,喜爱漂亮的衣服,怕消费,没有安全感,即使舍得买也舍不得穿,成天像个丑小鸭。四姐绝不然,有钱则乱消费穿衣打扮上。
家庭日常用品上:那时是商品需要票据的年代,作为农村家庭是买不起洗衣类的东西,全家衣服用的是土灰与水溶解澄清的水洗的,肥皂很奢侈的,如果家里有指母大的肥皂要用一年到头,不小心一次弄丢了拇指大点,差点被母亲打死,相比较,人命更贱些。洗头一直都用皂角煮水洗的。碗没有油,清水洗洗就干净了。
所谓的节约真的是物质贫乏到极致了,才无赖地想出这个词吧!是不是美德无法下结论,造就我现在对物质有恐慌症,怕消费,从来没有美丽过,虽然也羡慕他人很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节约本来是一种好习惯,教育孩子节约是正确的,关键是让孩子意识到节约的意义。
比如,让孩子意识到,节约可以环保,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把钱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更有价值得心愿。
不妥的做法是否定孩子的愿望,比如,当孩子提出想要一个玩具的时候,父母去批评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该实现心愿,不该提出要求,自己不配拥有。
这样一来,孩子看似在教给孩子节约,实际上已经在破坏孩子的价值感和自信心了,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产生“我不配拥有”的匮乏感。
当他们自己能挣钱后,可能会过度补偿自己得不到的匮乏感,比如成为购物狂,也可能会变得自卑和自我价值不足,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最好的。
总之,教育孩子节约没有错,关键是如何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节约不应该说是节约,应该说知道这个东西的来之不易,教育后代要珍惜他,这才是重要的目的
这个可算是中华明珠的传统美德,我们教育后代是必须的,让他们传承下去,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引导,而且这个引导我们要有这个度,不能太过严苛
任何时间都有两面性,好比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引导的好,孩受益一声,如果错误就是让孩子太过于节约啦也不好,所以我认为只要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行,我们的教育也就到位啦
上一篇:2019年郑州楼市是个什么走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