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苏联丢了莫斯科,斯大林还能退到西伯利亚继续抵抗并反败为胜吗?
苏联,莫斯科,斯大林如果苏联丢了莫斯科,斯大林还能退到西伯利亚继续抵抗并反败为胜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启动,百万德军扑向苏联领土,将百万苏军按在地上摩擦。
10月份,德国中央集团军75个师180多万人,启动夺取莫斯科的“台风计划”,军中配备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
经历早期的大溃败,苏军在各方面都明显不如德军,德军迅速推进。这时候,老天爷出来帮助苏联人,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提前降落,中央集团军整个战线陷入泥泞之中。这段时间,在俄语里有专门的名词,叫“泥季”。
尽管糟糕的天气,对德军产生重大影响,诸如装甲战车行动不便、后方补给变得困难……然而,希特勒坚持发动继续进攻,还没有喘过气的苏军依旧抵挡不住攻势。
10月15日苏联政府不得不未雨绸缪,为莫斯科的丢失做出应对,很快几乎所有机关干部、外国友人、苏军总参谋部人员,全部都后撤到萨马拉。
斯大林在莫斯科,斯大林在莫斯科,斯大林在莫斯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坚持留在莫斯科抗敌,他冒着极大的危险,给整个苏联军民打下一针战胜侵略者的鸡血。
题主提出“如果苏联丢了莫斯科,斯大林还能退到西伯利亚继续抵抗并反败为胜吗?”显然,不存在斯大林退到西伯利亚的可能,莫斯科失守意味着斯大林死亡,没有之一。
斯大林是政治强人,既然选择死守莫斯科就不会后退,要是后退的话,很可能要被内部搞下台。毕竟,斯大林要为战前苏军的大清洗、战争初期苏军的大溃退要负上责任,这也是斯大林犯险死守莫斯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要斯大林还在莫斯科,为整个国家守土抗敌,他还能号召苏联人民,还能掌控住国家权柄。因此,斯大林在莫斯科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战败而死,要么战胜而活。无论如何,他不可能退守西伯利亚。
如果苏联真的丢失莫斯科,鉴于苏联有广大的领土,苏联军队退守西伯利亚继续抵抗是肯定的,最后反败为胜也是有可能。不过,事实是斯大林守住莫斯科,并成功阻止反击,导致纳粹德军战争史上的第1次后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联即便丢了莫斯科也不等于说使去反抗能力,要知道真正扭转苏德战局是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虽然是苏联的国都,斯大林和主要苏联实力所在地,德军打败他们占领了莫斯科,但不排除斯大林会将实力东移,因为苏联本身国土面积很大,拖就把德军给拖死。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对于极寒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德军是耗不起的,他的辎重如果追还得追到远东,那得要走他个两回,莫斯科即便被攻下,可它南边也有坚强的防御阵地,沿着纵横南北伏尔加河,德军要想越过这个防线是很困难的,毕竟这是苏联腹地,他在斯大林格勒已经损失更多了,南线的溃败也无法弥补北线的防务。
一而苏联本身也不是吃醋的,它在战前是有强大的工业基础的,和二战其他国家不一样,比如中国和东南亚工业基础就弱了,国家也很虚弱,法国和欧洲国家又是小国,军工业发展相对来说是没有德国那么强,这也是德国趁虚而入的原因。德国在当时实力是超过英法的,它在希特勒时期已平复了一战的创伤,使德国一跃成为地区强国,这也是德国为什么如此嚣张的原因。至于针对的对象庞大的苏联,我想它是不可能战胜的,原因是苏联本身是个工业强国,国家政局来说是比较统一和稳定的,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唯一支撑国际共产主义大国,上下一心,凝聚力比较强。军工业也是相当强大的,在当时也算老牌列强,小小德国之所以在二战饮马伏尔加河,是因为他们用的是闪电战,意思就是趁其不备攻其不意,苏联在毫无准备下才被德国追着打。等苏联意识清醒了,德国哪能是苏联对手,因为苏联也是新生力量,新生力量本身就有强大的发挥余地,而对于刚壮大的德国急于吞并苏联,我想这是不现实的,只会是自毁长城。
希特勒同样走的是拿破仑的败路,拿破仑就是因为天气原因,最终败给了沙俄,两者不但没有攻下对方反而被对方端了老巢。这也正是俄罗斯地形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从俄罗斯崛起之日起都是主动欺负对方,它在之后三四百年时间里,国土一直在膨胀,直到二战前,斯大林仍幻想着从周围弱国手中捞点油水,比如当时咱们中国,苏联虽然表面是共产主义国家,站正义一面,可内心却不忘恢复沙俄时期的霸主地位,在我国东北旅顺和外蒙仍继续接管管辖权。
虽然早在列宁时期口口声声说把沙俄曾经侵占的领土归还中国,可最后呢,不了了之,这是他缓兵之计而已,原因担心其他周围国家趁俄国内战之际乘虚而入,等苏维尔结束内战统一全国后,一切不认账了。反而继续欺负一些弱国,面子撑的很好,所以苏联要比之前的沙俄建立的更强大,这也是日本一些周围国家不敢染指的原因,还是担心苏联背后强大的实力。就拿日本为例,虽然当时日本在日俄战争打败了沙俄,可却在二战时让日本北进吃尽了苦头,使日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连当时希特勒也唤醒不了日本和他共事东西夹击苏联,所以这本身和苏联一直强硬的对外政策是分不开的。
斯大林为了抵御德国来袭,首先拿西面一些小国垫背,给自己构筑西部防线。目的就是防止希特勒的西侵,他和希特勒损害一些小国利益,抓分小国,来换取德国的信任,一部分也是担心希特勒对自己下手,在互相不断的摸底情况下,斯大林也是在做准备,于是为了自个安全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以斯大林也是看对象行事,面对日渐强大的德国,斯大林也在害怕,而不敢侵犯它,但同时也保持大国间平等的外交手段。所以对于胆大的希特勒而言如果面对智商更高斯大林而言,他是斗不过的。斯大林铁腕手段统治苏联,国家在短暂时期复苏,走上工业强国也和他的雄才大略分不开的。希特勒恰恰遇到的不是好的对手,即便莫斯科攻陷了也无济于事。
在西伯利亚有苏联远东劲旅朱可夫,曾轻易的击败了日本来袭,现在面对德国东侵,他更有把握,苏联也一部分靠的是远东实力来挽救局势的,在极其恶劣环境下,这些军队是经得起考验的。所以德国即便进入西伯利亚,面对广袤及其复杂的环境和气候,他是吃不消的,因为苏联比任何时期都要大,在东部有中亚,可以调动当地兵力,所以莫斯科只是小站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