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医药怎么传承?
中医,疾病,中医药中医药怎么传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由此看来,表证和里证虽然辨别的不是疾病,但却指出了疾病所在的位置是表还是里。因此,表证和里证的内涵分别是疾病位置的表与里。
再说虚证和实证的内涵吧。虚证指正气虚弱所表现的病变和证侯;实证指邪气过盛而正气未衰所表现的病变和证侯。
简单地说,虚证是因生理功能(正气)下降产生的疾病,实证是因外感(邪气入侵)产生的疾病。
由此看来,虚证和实证虽然辨别的也不是疾病,但却指出了疾病发生的原因是虚还是实。
因此,虚证和实证的内涵分别是病因的虚与实。
再说寒证和热证的内涵吧。寒证指受寒邪而阳虚的病变和证侯;热证指受热邪而阴虚的病变和证侯。
当然,寒邪和热邪是什么,我们的古人并没有说,但却给出了它们的临床表现。
具体来说,寒邪和热邪要由患者的面色、大小便、舌苔、脉象和渴否感等抽象出来的寒热性状进行辨别。
由此看来,寒证和热证虽然辨别的也不是疾病,但却指出了疾病的性状是寒还是热。
因此,寒证和热证的内涵分别是疾病性状的寒与热。
再说阴证和阳证吧。阴证指体内阳气虚衰、寒邪凝滞的疾病和征象;阳证指体内阳气偏亢、热邪壅盛的疾病和征象。
这就是说,患者体内阳气的衰与亢是造成阴证或阳证的根本原因。
那么何为阳气呢?中医学认为,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得以出生、成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然而就是这个阳气,我们的古人并不了解它们的物质结构,也不知道它们的功能态势。因此,关于阳气的虚衰或偏亢,就无法从阳气本身去判定,只能从患者病变征象上进行定性。
一般来说,凡是患者表现为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的征象归属为阳证;
凡是患者表现为抑郁、沉静、衰退、晦暗的征象归属为阴证。
由此看来,阴证和阳证虽然辨别的也不是疾病,但却指出了疾病的征象是阴还是阳。
因此,阴证和阳证的内涵分别是疾病征象的阴与阳。
从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八纲辨证中,表证和里证的内涵是疾病的位置,虚证和实证的内涵是疾病的原因,寒证和热证的内涵是疾病的性状,阴证和阳证的内涵是疾病的征象。
而无论是疾病的位置,还是疾病的原因,无论是疾病的性状,还是疾病的征象,这些均属于疾病的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证的内涵归纳为疾病的属性。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证还有另一个内涵,那就是疾病的类别。大家知道,八纲辨证是将表里、虚实、寒热和阴阳作为四对纲领,对疾病进行两两分类的。
其中,用表里作为一对纲领,从位置上把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用虚实作为一对纲领,从病因上把疾病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用寒热作为一对纲领,从性状上把疾病分为寒证和热证两大类;用阴阳作为一对纲领,从征象上把疾病分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如此对疾病进行两两分类,使得疾病从位置上说不是表证就是里证,从病因上说不是虚证就是实证,从性状上说不是寒证就是热证,从征象上说不是阴证就是阳证。
由此看来,每一个证型包含具有这个证型特征的一类疾病,因此证还具有疾病类别的内涵。
我们知道了证具有疾病属性的内涵,又具有疾病类别的内涵,也就知道了所谓八纲辨证,就是在辨别疾病的属性和类别。
既然八纲辨证能够辨别疾病的属性和类别,因此八纲辨证就是在认识疾病。这是因为,认识疾病的结构是认识疾病,认识疾病的属性同样是在认识疾病。当然,在八纲辨证的四对纲领中,表里和虚实作为疾病的属性是客观的,而寒热和阴阳并非是疾病客观存在的属性。那么,八纲辨证辨别疾病的寒热性状和阴阳征象,是否也在认识疾病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寒热和阴阳虽然不是疾病客观存在的属性,但却是关于患者证侯(症状和体征)的概括与抽象,反映着疾病的本质特征,因此八纲辨证关于它们的规定性,与疾病的属性具有同等的效能 。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将表里、虚实、寒热和阴阳作为分类纲领,对认识疾病所起的作用。
大家知道,分类对任何事物来说,都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过就其认识程度和效果来看,则取决于对分类纲领的选择。一般来说,当分类纲领为事物客观存在的属性时,将最具科学性。
在八纲辨证的四对纲领中,其中表里和虚实这两对纲领就是疾病客观存在的属性,因此是科学的,能够起到认识疾病的效果。
至于说寒热和阴阳这两对纲领,上文有述,虽然它们并非疾病客观存在的属性,但它们却来自于证候(症状和体征)的抽象,反映着疾病的本质特征,因此八钢辩证用它们作为分类纲领,同样能够起到认识疾病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八纲辩证将表里、虚实、寒热和阴阳作为四对纲领,对疾病两两分类,还可以在认识疾病中,起到缩小疾病所在范围的效果。
我们不妨这样加以分析:当辨别疾病属于里证还是表证后,疾病所在范围将缩小到二分之一,继续辨别属于虚证还是实证后,疾病所在范围又将从原来的二分之一,缩小到四分之一,以此类推,八纲辨证到最后,就可以将疾病所在范围缩小到十六分之一。
显然,这种缩小疾病所在范围的办法,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也不失认识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当然,认识疾病仅仅靠八纲辨证,将疾病所在范围缩小到十六分之一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后来随着中医的进步与发展,又有了气血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辩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
这些辨证更具体,使得疾病所在范围更加缩小,以致人们的认识愈来愈逼近疾病。
既然八纲辨证辨别的是疾病属性和类别。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医的辨证施治,实际上就是针对一定属性的疾病,针对一定范围的疾病进行治疗。
八纲辨证是这样,其他辨证亦如此。如在脏腑辨证中关于肾病的治疗,就不是先辨别出肾得了什么样的病,而是先辨别出肾病属于肾阳虚、肾阴虚、肾不纳气、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这五个证型的那一个后,再依据肾病所在的证型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知道,证不是某一具体的疾病,而是包含具有这一证型属性的所有疾病,因此“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同的证”,这就是“异病同治”的由来。
再者,由于作为疾病性状的寒热,以及作为疾病征象的阴阳,不是疾病客观存在的属性,而是关于证候的抽象,因此同一种病在不同患者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寒热性状和阴阳征象。即便在同一个患者身上,由于病情的发展,其性状与征象也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相同的病,又可以有不同的证”,这又是“同病异治”的由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