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应该教孩子在生活中如何面对陌生人呢?
孩子,陌生人,自己的家长应该教孩子在生活中如何面对陌生人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平时不仅要讲防骗得常识,还要锻炼孩子们得胆识,强身健体,学会拨打报警电话110,熟记父母得联系方式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陌生人这个词,小时候对我来说好像挺恐怖的,被父母教育警惕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好像是妖魔鬼怪,不能靠近的。于是养成了见到陌生人就远远的跑来。随着慢慢长大,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陌生人不是洪水猛兽,他们可以是朋友。所以儿子从小我就会告诉他可以和陌生人微笑,以真诚态度对待他们。当然如果有人问他要爸爸妈妈的信息或者要他做啥事情,他可以走开,寻求帮助。慢慢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哪些是可以聊的,哪些是不能聊的,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学校也会有相应的教育。总之作为父母不去丑化陌生人,也不去过分强调这个事情,一切都用客观的方式来说。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不需要小心翼翼活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不同类型的人,有很多陌生人比如陌生的小朋友最变成了自己的同学,有的陌生人变成了自己的老师,有的陌生人变成了阿姨或者叔叔。
陌生人广义上来讲,但凡是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人都归纳为陌生人。狭义上来说,指的是除主观意识以外不认识的人。
我们总说除了要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物质满足和教给孩子科学知识以外,孩子的人身安全也是重重之重。毕竟孩子还未成年,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小朋友,通过家长和老师,ta已经有潜意识的防范心理,当然我们仍然要时常敲钟。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能喝不认识人给的饮料,不接受陌生人给的玩具和糖果,放学不和陌生人走。
还有就是还在幼儿园时期的小朋友,ta对一切事物还处于好奇状态,更多的时候需要关爱.关注和朋友,为了不给坏人可乘之机,作为父母的宝爸和宝妈要告诉孩子,只有爸爸妈妈指定的人才能接送自己,不吃不认识人给的任何食物,不要陌生人给的玩具,不能陌生人接触自己的身体,和家长外出时不要乱跑,如果走散一定要找穿制服的人,还有就是要记住家里的电话,以防万一用。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中央二套的(等着我),和孩子失散的感觉是另人窒息的,为了宝贝的成长,一定要常敲钟,和孩子讲道理。
希望全天下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01
我猜这位家长说的“陌生人”指的是,孩子没有见过的亲戚、朋友、邻居孩子吧?
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自己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事外。
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还会让孩子感受到恐惧。
正确的做法是:
1.让他有安全感。让孩子在自己身边,或是在自己怀里。
2.引导孩子自己发问。如果孩子还是不说话,不要着急。也可以家长说一句,引导孩子复述自己的话。
3.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不敢开口、不敢说,也要尊重孩子。可以一次一次尝试,时间成长了,你会看到孩子的转变。
4.视情况而定。如果对方是熊孩子,还是熊家长。“逼迫”你的孩子一定要理会他,那主要还是要尊重你孩子的情绪,否则小孩子很容易有心理阴影。会憋屈。
02
如果这位家长说的是另一种情况,教导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是担心孩子被拐跑……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家长不在身边发生的情况。人贩子猖獗,除了“利诱”,还有就是利用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等等。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灌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的观念。通过例子教孩子理解,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还有教孩子帮助别人的时候,可以这么告诉孩子:如果陌生的大人找你帮忙,千万不要去。因为,大人都做不到的事,你一个小孩子能帮上什么忙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了!言传身教,正确引导
上一篇:农民是怎样繁育红薯苗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