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好朋友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朋友,好朋友,都是好朋友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好朋友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你好,书生为你解答。
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01.
前几年外地做手机配件生意,结识了一个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哥们是内蒙的,草原汉子,就像辽阔的大草原一样,豪爽大气仗义。我们几乎天天腻在一起,吃饭、玩耍、谈天说地。
哥们也是做手机配件生意,同样也是单身,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臭味相投”。
都说同行是冤家,可我们两个丝毫不是那么回事。有钱大家一起挣,有肉大家一起吃。就这么一起愉快地度过了三年美好时光,后来生意不景气,他回了他的内蒙老家,我也重回故土。刚开始还微信、QQ、电话都有联系,突然有那么一天,竟杳无音信,用所有的方式都联系不到他,就好像平白无故失踪了一样。也不知道是他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别的啥原因,心里面一直惦记着他,惦记着我们曾经有过的那段友谊。
02.
我一发小,是PLC自动化控制柜方面的专家,自己接活,自己当老板。去年接了外地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活,让我帮着他接线。我那段时间正好闲着,也就答应了他,主要我也想着出去散散心。
去的时候发小信誓旦旦给我保证:每天三百工资,其余的吃住不用你操心,全由他来解决。结果足足干了五个月,最后只给了两万块钱。完了还声泪俱下:兄弟呀,这个工程赔了好几十万,你就原谅下吧,工资只能给你两万了。
你说真的赔了也就罢了,谁还每个难处。可后来我从别人嘴里得知,这个工程不但没赔,还赚了几十万。瞬间那个气呀,从心底冒了上来。碍于兄弟间的面子,我也没追究,但从此对这个兄弟彻底心凉了,我也不再搭理他。不过也好,通过这件事彻底看清楚了一个人的面目,省得以后被算计。
朋友相交贵在真诚和信任。倘若存心欺骗,这样的友谊不要也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年前也有此感慨,曾撰文抒情,写的有点长,如下:
只因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曾出现在你面前,跟你相互陪伴着走过一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不知怎么就走散了。你找不到他,他也找不到你。就像一场捉迷藏的游戏,有一方不知跑到哪去了,但是再也没有回到你的世界里。
所以,且行且珍惜。
一
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时代的朋友截了我朋友圈里闺女的图发给我,问我:
这是你家姑娘?
嗯呗,亲生的。
长这么大了,比你两口子好看。
啥眼神,全是我基因好吧,除了性别不随我,其它都随我。
……这样聊了几句。
这是我大学时代比较投缘的异性朋友,可以毫无顾忌的聊天、开玩笑。但又是发乎情,止乎礼的那种。
然而毕业之后,渐渐少了联系。还记得上次联系还在春晚,大家忙着淘换敬业福的时候。
现在想想,不知有多少小伙伴,走着走着就散了。没有不欢而散,就像很多电影里面的桥段,开始一个清晰的正面,转换成一个背影,背影愈来愈远,愈来愈淡,最终都消失在雨里、风里、夜幕里。
我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在别人的生命中也同样扮演了这样一个过客?也留给他们一个渐渐模糊的背影?
二
童年时代,性格有点孤僻,不太合群,偶尔被人欺负。
后来有一个小伙伴外地转学过来,脾气火爆,有正义感,属于不怕事那种,一言不合就能跟别人干一架。不知怎的和我很投缘,什么事都喊着我,而且处处罩着我。那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小伙伴,一起捏泥巴,一起玩耍,一起干架——一般都是他冲在前面,不等我出手,就把人给揍哭了。
后来,这个小伙伴转学走了。之后也曾见过,但没有了那份亲密无间,彼此之间多了些拘谨和疏远。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唯余旧事回味。
三
初中那会,寄宿在学校。那时我们睡大通铺,可能有些看官没这个概念,先科普一下大通铺:用木板搭起的上下两层超大的简易床铺,隔几米有一个同样简易的木梯,以便学生爬上爬下。床铺造型近乎原始(做工简易粗糙),贴近自然(纯实木),不少学生被床铺上凸起的钉子或木刺扎破过手或屁股。
一个宿舍做了三排大通铺,这样能住3个班一百几十个男生,超实用。
好了,大体说这些,再多就有抨击教育的嫌疑了。床铺有了,被子都是自己带。我们把被子枕头往铺上一扔,这就是伴随整个初中时代的床了。那时候在狭小的世界观里,以为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的,而且很理解,义务教育嘛,本身就是免费的,还要啥自行车?再说小伙伴们都睡在一起还是很热闹很嗨皮的。
冬天到了,盖一层被子有些冷。有人问怎么没暖气,不好意思,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暖气。不过老师告诉我们,人多了有个好处,呼出二氧化碳多,营造温室效应,暖和。但有一点老师可能刻意忽略了,人多了还有一个问题,一百几十双臭脚丫子散发出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何况有的人一周不洗,那气味,不止酸爽,近乎酸腐,着实刻骨铭心,只有睡过大通铺的才有切身的体会。
那时候的冬天还是冷的,时不时就要下雪的。而且身上皮包骨头,没有多余的脂肪来抵御严寒,只能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实在扛不住了,就和旁边的小伙伴合计,俩人把被子集中起来,睡一个被窝,于是一拍即合。
这样彼此依靠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好在那时候思想单纯,搁现在还真不好说。
后来,想必各位也猜得到,这个曾和我同床共枕的伙伴也渐无音讯。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四
高中时,也有几个小伙伴,很要好。
同样是寄宿,每月回家一次。同学们都在教室吃饭,我们就把饭菜堆一起吃。要是手头有点钱,就去食堂炒个菜,诸如豆芽土豆丝之类。不知食堂用的什么油,近乎固态,炒菜师傅直接用手抓了往锅里放,不过学生也不在乎那么多。要是都没闲钱了,就凑一凑去买些蒜蓉酱辣条咸菜之类对付着过……不论饭菜质量如何,都吃的很热闹很嗨皮。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有的家长疼孩子,时不时的来送些炸鱼炸肉葱油饼,就是我们改善伙食的时候,快乐的像过节一样。
时至今日,这些在一个槽里争食的伙伴们也都各奔东西,难见一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