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国历史上的重骑兵是如何产生的?
骑兵,匈奴,西汉我国历史上的重骑兵是如何产生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到了秦汉时代,身披札甲,装备铁质头盔,使用矛与戟作为肉搏武器,上阵搏杀,用于冲阵的“突骑”出现了。
比如汉帝国初年有猛将灌夫,七国之乱时与父出征,披甲持戟,与亲随十几骑,驰入敌阵,杀伤数十人。汉武帝元狩二年,李广遭遇匈奴围攻的那一仗中,李广的儿子李敢,就率领几十名突骑,直透匈奴阵势,打掉了匈奴人的锐气。
这是中国重骑兵的有据可查的缘起。
到了西汉中期,“突骑”的数量也开始增多。这些重骑兵穿着较为完备的黑色铁质札甲,有保护肩部的披膊,身着醒目的红色军服,有的札甲还会有大型的盆领来保护骑兵的颈部。这些重骑兵头戴铁质或皮质的鞮瞀(头盔),诸如“期门”、“羽林”等禁军部队的头盔还装备着缨饰。
这些重骑兵,在当时已经开始使用骑兵用的格斗用戟矛,长约1.8米至2.5米。骑兵用短兵器上,则逐渐淘汰了并不适用于骑兵砍杀用的铁剑,而使用刃长约1米左右的单刃、厚背的钢质环首刀。这些装备专业的重骑兵,在汉匈战争的几次重大的决定性会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部分学者认为,至东汉时代中国也如中亚地区一样也开始出现了半具装骑兵。而根据《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来看,中国的半具装重骑兵很可能出现在西汉时代的后期。当时记载武库中的马用甲数量达到了5330套。其中包括以皮质来制作的马用甲——“当胸”,和当时被称作“鞮瞀”的皮质马面甲。
到了三国时代,冲击型的重骑兵战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三国志》中记载,公孙瓒曾率领数十名“幽州突骑”与数百名鲜卑骑兵对决,“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反映出极高的骑兵作战技巧。而吕布在常山攻击张燕时,则“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这展示了当时的中原重骑兵,已经掌握了在日后欧洲中世纪大行其道的冲击方式,“冲击—撤回——再次冲击”。
而曹操在《军策令》中曾说过,袁绍在官渡之战前拥有马铠三百具,而自己的马铠还不到十具。后来曹操击败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就拥有非常强大的重骑兵实力。他在与马超,韩遂交战时,曾“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有的学者认为,汉朝一向习惯于对皮质盔甲叫“甲”,而金属铁质盔甲叫“铠”。 西汉《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的马用盔甲仍被成为“马甲”,所以应为皮质。而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曹操称马用铠甲为“马铠”,则应为铁质马铠。如果是这样,三国时代中国具装骑兵又有了一定的发展。
等到了“五胡乱华”刚开始的阶段,公元312年羯人石勒击败西晋与鲜卑联军,“缴获了五千具马铠”。可以确定到了北魏时期,使用马镫、乘坐全具装战马的具装重骑兵更成为其军队的核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骑兵,都会想到胡服骑射的典故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是说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后决定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当时所谓的“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之前,是没用成建制的重装骑兵的
其一:没有好马
骑兵的发展需要良马,重装骑兵更是需要良马中的良马才行,中国马主要是蒙古马,马耳朵长,马蹄小,马鬃短,马尾细,肩高也不好。这使得中国马在体力、速度上都很不理想,尤其身披重甲的具装骑兵,蒙古马显然不合适。但是自汉武帝时中国大力从西域引进良马,武帝为了得到乌孙马不惜嫁出细君公主,甚至远征大宛。这些马在大种上属于中亚尼萨马,这种马是大家所熟悉的帕提亚、萨珊的主力战马。汉武帝最高时期拥有军马40万匹,这奠定了远征匈奴的实力。不过此时并没有实现马种杂交,而这则要等到隋唐时期,中国第二次骑兵高潮就是大唐高宗时代,664年左右中国各地马监牧马70万6千匹,这也说明了突厥被灭不是偶然的,大唐盛世不是吹的,是帝国庞大骑兵实力支撑的。但是安史之乱后大唐遭到毁灭打击,庞大骑兵一去不复返。
其二:综合国力
一般来说,所谓的重骑兵,就是甲骑具装,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人马都披甲,就是重骑兵了。然而重骑兵的投入太高,本来一个骑兵连人带马的花费,就相当于好几个步兵,要是重骑兵,那就更多了。所以即使是比较强大的王朝,这个兵种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魏晋南北朝之后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即甲骑具装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重骑兵叫“甲骑具装”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重骑兵叫“甲骑具装”,源于魏晋南北朝。甲骑具装只是大分裂时期昙花一现的产物,南北朝时发展到顶峰,隋唐即逐步消亡,仪仗的作用大于作战。 汉朝的重骑兵身披铁铠,身上装备长矛钢刀以及强弓劲弩。
为何南北朝具装骑兵才诞生,这要归功于1.马镫普及,人马终于合为一体。2.南北朝战事频繁,战争促进兵器发展,而北方外族骑兵带来影响巨大。3.当时南北双方都有大量步兵,这使得冲阵作战成为常态。冲阵作战人马具甲骑兵更有威力,而与游牧作战大多是骑兵对决,尤其是轻骑兵之间追逐与被追逐互放风筝,这使得具装骑兵无用武之地。
后世如宋朝出现的铁浮图也是重装骑兵的一种
清朝八旗重装骑兵
上一篇:怎么看待灵魂伴侣,有想过会遇到吗?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灵魂伴侣又会维持多久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