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广王为何会出现“李广难封”的悲剧命运?
李广,匈奴,李广难封李广王为何会出现“李广难封”的悲剧命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不请自来,我是历史爱好者,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相遇。针对上面说提出的问题,在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你解惑。上面所述的问题是关于汉朝大将李广,提起李广大家估计都会不觉得的想起王昌龄那句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耳熟能详的古诗让人不觉的想起飞将军李广,估计有不少的朋友会觉得疑惑,为什么像李广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最终没有被封侯呢!
按照老规矩,咱们先在这里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以及主人公的生平经历李广西汉时期的名将,出身为武将世家,他的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受家族文化的熏陶,李广也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成名于文帝时期,当时的李广因为在战场上大战匈奴,成功击退匈奴有功,担任了中郎,后来在景帝时期任过太守,最后死在了武帝时期,戎马一生,颇有战功,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侯爵的称号按照常理来讲,李广辛苦了大半辈子,没有得到被到王侯的爵爷,显然是非常的遗憾,也让后世之人叹息不已,不少的人都生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像李广这样赫赫有名的将军,在武帝时期不被重用呢?武帝为什么不肯授予李广爵位!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李广自身的原因,有当政者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
先从政策的原因来说吧,汉朝有军功体系,打仗越多,胜利越多,功劳越大,职位就越高,虽然李广的入伍早,资历比较老,经历了文帝,景帝,最后到了武帝的时期,但是入伍早不代表大仗多,大家都知道汉朝是从武帝开始,才转向为武力统治,之前都是能吵吵就不动手,所以李广除了成名战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战绩可供自己升职!自身来讲,李广虽然常年征战沙场,但是战功并不多,而且还有不少败仗,也当过俘虏,算的是重在参与,这样也就直接导致了当政者武帝的选择,相对于李广来说,武帝更倾向于用卫青和霍去病,撇去他们二人跟武帝的关系,两人的武力值和智谋都是爆表。所以让李广表现的机会并不多,最后在漠北之战中,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一代将军让人唏嘘不已,正如文帝所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人带着主观和有色眼镜看李广,信誓旦旦说李广难封,是因为李广没有战功,他们的依据不过是李广在武帝时的两战而已,至于李广的70几战完全被忽略不计,这些人在完全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情况下,就武断地认为,70几战没有什么战绩,不说是黑李广,至少也是信口开河,想当然。
而对于史记记载的汉文帝十四年陇西大捷,这些人同样在没有史料依据的情况下,信誓旦旦说是小胜,李广不过是因为箭法好被升为中郎。然而事实正相反。文帝升官一直是非常节俭的,根本不可能因为李广射死几个匈奴军,就升中郎,李广又不是皇亲国戚,何况是800石的中郎,对于编制只有200--400石的中郎来说,800石已经翻倍严重超标。李广当时只有16岁,只有16岁!
而这时,晁错《言兵事疏》的再次发现,则证实了李广16岁结发从军,作为陇西一小吏,振臂一呼,同仇敌忾,统领数千陇西军民,大败老上单于十四万大军,杀一王,大有利,按武帝的标准,此战李广就应封侯,甚至直接升车骑将军。就算文帝仅仅封个低阶的列侯,加上中郎的薪奉,至少也是1200石的收入,文帝只用800石的中郎就打发了。
根据《言兵事疏》记载,此战后,文帝把数千义渠兵交给李广。随后李广又数次大败老上单于,升为2000石的陇西郡尉,文帝当时对李广说:以你的功劳,在高祖时封万户侯都不止。可惜李广生在文帝这个节俭的时代。
义渠兵首领是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敖的爷爷公孙浑邪,也就是后来景帝时力保李广的公孙昆邪,可见两人的友情很铁。不过公孙贺攀上卫家后,明显疏远了李家,公孙敖更是与李家为敌,害的李陵不能回归大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亚夫怎么说李广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就是李广曾在叛乱中首鼠两端。接受梁王的将军印,这种行为在皇帝看来基本等同于附逆了,景帝没追究他的责任已经算不错了,封候就别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不请自来,我是历史爱好者,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相遇。针对上面说提出的问题,在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你解惑。上面所述的问题是关于汉朝大将李广,提起李广大家估计都会不觉得的想起王昌龄那句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耳熟能详的古诗让人不觉的想起飞将军李广,估计有不少的朋友会觉得疑惑,为什么像李广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最终没有被封侯呢!
上一篇:桑果树什么时候修剪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