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刘备,荆州,汉中历史上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时曹操南下,荆州人心惶惶,刘琮在蔡瑁等人的蛊惑下准备投降,可是不愿意投降曹操的人更多啊。
当地的荆州人都知道曹操是个刽子手,喜欢屠城,曹操一来 ,刘备一撤,就有很多人跟着刘备,刘备在渡过汉水后,就应该派关羽率水军控制汉水,阻断曹操南下,曹操水军不行,不过汉水又无法攻打襄阳,有关羽的水军在,曹操一时半会无法突破汉水,这样刘备就能乘机拿下襄阳。
刘备如果能拿下襄阳城,再派人与孙权联盟,那样就没有荆州的归属问题纠缠了,荆州整个就是刘备的了,只要刘备在汉水阻挡住曹操,刘备就能举起荆州带头大哥的大旗,就能聚集一大批人才相助,就更加有机会发展壮大,可惜了。
4、刘备进益州时,庞德提出在与刘璋会面时拿下刘璋,刘备居然不同意,这堪称刘备一生较大的失策之四。
刘璋为什么请刘备入川啊?一是信任刘备,刘备有个好名声;二是刘备能打。刘备如果早听庞统的上策,拿下刘璋,再以刘璋为威胁,攻打益州,整个益州群龙无首,就会应声投降,这样庞统也不会死,刘备拿下益州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了,也不会有所谓的湘水对峙和曹操攻打汉中张鲁。
刘备可以将节约出的时间,放在安抚益州百姓士人身上,积极备战,先打张鲁,刘备打张鲁可比打曹操容易吧,拿下张鲁,曹操想要攻打汉中可就相当不容易了,这样刘备就能早早称汉中王了。
5、刘备没有正确解决与孙权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最后发展到湘水对峙和孙权偷袭荆州,从而导致关羽身死,荆州被夺,刘备势力退出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这是刘备一生较大的失策之五。
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刘备集团的核心问题,是导致孙刘联盟破裂的主要原因,也是孙权执意偷袭荆州的根本原因,虽然关于荆州归属问题孙权与刘备各自争执,无法分得清谁有道理,但是对于利益的分割,刘备显然小看了孙权。
就算不能完全的分好荆州的双方利益,也不能对孙权掉以轻心,绝对要对孙权严防死守,让孙权没有机会公开夺取荆州,或者加大孙权夺取荆州的难度,这样的话 ,孙权如果执意要争夺荆州就得花很大的代价,就不敢轻易出击。
在整个襄樊之战期间,刘备没有意识到孙权会对荆州下手,显然是刘备的战略失误,或者这个时候的刘备,因为一连串的胜利,早已头脑发热,听不进任何意见,才最终导致荆州的丢失,这成为刘备集团走下坡路的标志事件。
6、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弃用水军,全部上岸扎营,是其失败的最大原因,也是刘备一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失策。
我一直认为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没有错,不得不发,刘备有他自已的苦衷,身为蜀汉皇帝,一不能为关羽报仇,安抚下士,二不能夺回失地,在天下人面前丧尽尊严,三不能为内部荆州人士夺回祖地,刘备是没法交待的,夷陵之战不得不发。
夷陵之战开始刘备一直打得还行,但是到了战争晚期,刘备居然舍弃水军不用,让水军全部上岸,进入林中扎营,从而让陆逊发现机会,陆逊以水军绕到刘备军的后方形成包围,再在正面以火攻,前后夹击,刘备大败,全军溃散,五万精兵损于一旦,就连陆逊自已都说了,刘备如果不舍弃水军,他也没有办法击败刘备,这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刘备没有舍弃水军,夷陵之战究竟如何走向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时间长了,曹魏加入也未尝没有可能,到时候到底是孙权败,还是刘备败,就不一定了,局势有可能会朝着刘备有利的方向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最大的失误就是派关羽守荊州。你已经把基本国策定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为什么派刚愎自用又看不起孙权的关羽守你的东大门。刘备在识人方面还是有点水平的,如力排众议派魏延守汉中,如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在关羽这问题上,好象是亲情扰乱思维判断能力,出了昏招。
假如派了其它人,只要能守住荆州,也就不有后来的夷陵大败,白帝城托孤了。
我认为刘备最大的失误就是让关羽守荆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的重大失误有五个,
一,拿下汉中称王后应该资助马超自立门户经略陇西,以马超在陇西的威望,加上刘备的资助,肯定可以打开局面,在陇西地区给曹魏政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刘备可以不奢望马超始终臣服于蜀汉,只要他能够跟蜀汉政权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就可以了。
二,刘备称王后,应该马上调整集团的整体战略,及时抛弃所谓的“隆中对”,修正跟曹魏的关系,承认曹操的地位,换取曹操对蜀汉政权的支持,双方以共扶汉室的旗号达成和解,这样,刘备面对的敌人就只有一个孙权了,在这个基础上,关羽的荆州军团不进攻曹魏,而是向孙权发兵,收回荆州的东三郡,达到全据荆州,可进可退的状态,然后再跟孙权和解,保持住三足鼎立的局面,因为蜀汉的力量不足以灭亡孙权,即使能够灭亡孙权,大战之后,刘备也没有能力对抗曹魏了,刘备保持住荆州,益州,汉中加上马超的陇西势力作为政治盟友,蜀汉政权才能安全。
三,在关羽已经发动了襄樊战役的情况下,刘备没有及时填补荆州的防御,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失误,关羽的荆州军团总共只有三万多人,同时进攻襄阳和樊城,又要对付于禁的援军,还要防御孙权的偷袭,兵力上肯定是捉襟见肘了,再应对徐晃的进攻,实在是太难为关羽了,这个失误是刘备在当时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所犯的最大的失误。
四,不应该处死刘封,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是刘备的亲信,是蜀汉政权中类似于关羽,魏延的方面大将,负责镇守上庸,这个地区的战略地位也是及其重要的,出上庸即可进入河南,蜀汉如果保有上庸,则拥有三条可以北伐中原的通道,刘封勇猛,有战功,有能力,加上刘备养子这么一个半主半臣的身份,在刘备死后能够威胁到的并不是刘禅的地位,而恰恰是威胁到了诸葛亮的地位,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还是一个飘零四海的小军阀,根本就没有能力考虑以后的继承人问题,如果当时刘备亡故,能够继承刘备的绝不是刘封,也不是年幼的刘禅,而是关羽,乱世不立幼主,大争之世,国赖长君,是所有政治家的共识,刘备收刘封为养子,不过是跟但是所有的世家大族一样,为自己培植亲信,这个做法不仅当时盛行,而且影响到了以后几百年,直到唐末才结束。而诸葛亮当时已经准确的预料到了60岁的刘备已经不久于人世了,关羽已经死了,张飞已经58岁了,法正,刘巴都已经过世,放眼整个蜀汉,能够在易世之后成为托孤辅政大臣的人,只有代表荆州帮的诸葛亮,代表益州士族的李严,代表刘备原从集团的刘封,尤其是刘封还有一个半主半臣的养子身份,李严斗不过诸葛亮,魏延职务低微抗不住诸葛亮,但是刘封就不一样了,他如果活到刘禅时代,也必定是以军职封侯,并且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诸葛亮可以任意剥夺李严和魏延的兵权,但是对于刘封则绝对不敢,如此,刘封就会成为诸葛亮揽权擅政的最大障碍,所以,诸葛亮极力撺掇刘备杀死刘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