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到什么阶段才可以被称为艺术?
书法,书法艺术,内涵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到底是什么?到什么阶段才可以被称为艺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的审美意味所展现的创作者的心灵世界是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包括个人阅历,文化学养人格品位等。书法只有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的作品才算是书法艺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艺术真正内涵,是建立正确的书法美学观
学习书法之始,大家共同要走的一步路,便是临摹。通过临摹优秀的作品,来学习笔法,笔势,结构。并在学习临摹时建立自己的书法美学观。
很多人觉得古代人可以创造各种风格的字体,为什么自己就不行?难道今天的人不如古人?我昨天还遇上一位,他写了两个字,我实在无法辨认,便问他写的是什么字。他告诉我了其中一个:“米”字。这么简单的一个常用字,为什么能让我认不出来?因为他不按规矩来。我把“米”的各种古代名家写法给他看,他不看则已,看了以后大声的质问:“难道我们非要写的和王羲之,怀素,颜真卿他们的一样才行吗?”我连忙解释,不是要写的和他们一样,而是要按文字本身的结构来写。任何大家写的只是他们各自的风格,你可以不按他们的风格来写,但不应该把文字的结构也给改变了。结果人家拂袖而去,扔下一句:“食古不化”。
审美取向,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方向。笔法再精妙,但偏偏喜欢曾翔、沃新华、王冬龄一样的恶搞,靠千百年后,世人终将会认识自己的创造来自欺欺人,把自己当成了千年不遇的不世之才。当世之人的眼都不能过,还想流传百世,不是痴心妄想!
每一个在书法史上留名的人,无不是在继承了前人的衣钵上发展创造的。新的书风产生,是形体神态上的改变,用笔方法的改变。并不是去改变字本身的结构。如果非要把字改变的让人无法辨认,有多少人能赏识?创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能让大众接受的东西,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的内涵问题,看了以上各位大德的论述,基本上说全了,我以为书法本身在今天就是书法艺术的同义语,所以没必要说“书法艺术”。
其次书法的内涵就是表达书法家个人的生命体验以及书法家自己对中华文明的感悟状态而已。书法表达的就是中华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艺术″丶"真正内涵"。什么阶段可称为"艺术"?
可先回答第二问。当具备“真正″的"书法艺术内涵"阶段,即可称为"艺术″。
当从逻辑思维的判断推理去定义"书法″的时候,即是"符合法度的书写"。"书法艺术"定义,应该是"既符合法度又具艺术欣赏功能的书写″。
作为名词概念,其定义法则已经把"书法"丶"书法艺术",将其"内涵"表达得准确丶清楚丶明白了。"真正″的,是个质性标准,即"非假″的。這是一个对既定丶无争议的概念″物″的确认标准,而非是对"书法"丶"书法艺术″名词概念之"外延"和"内涵"属性的质疑。定义具足内涵,定义即是真理,孰真孰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可与否,异议是个人的事情,非关公理定义。
其实,题主的文字表述,是提了一个清楚明白丶並无疑问丶不答自解的问题。
如果有人给你提供了一个名词问"什么是儿子丶什么是真正的儿子″。对"儿子"一词的内涵意义,已是约定俗成,不须再定义丶再解释丶再回答的问题了。只是涉及"孰假孰真",那是一个"实例验证″的问题,无实例(物质实体),即不存在鉴定答疑的问题。所以,凿空清谈,无具体书法作品供品鉴,论何"真正"?
题主心中的疑问是有的,但绝对是从具象中产生的,你想讨教别人的心理意象来解决自己的不确定意念,凿空务虚丶抽象假设,问者丶答者,南榬北辙,毫无意义。
同一个前提概念,是宪法是标底,起点无争议。唯有进入务实,方有各持己见。己见合真合假那是个实际验证的非理论问题。
一句话,法无定法,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公理为正法,正为真,真正和虚假,以实际相对证才能鉴别,优存劣汰,大浪淘沙始见金。
本人后列几幅作品,我若以己见,振振有词,说一大套理由,界定为"真正的书法艺术",语言是徒劳的,有人不予认可,有人可能还会谩骂嘲讽。唯由仁者丶智者自去认定。丑婦必须见公婆。无可说长道短,公道自在人心,真假唯物是存。
何为"书法″丶何为"艺术″,何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客观既已存在,答如不答,一切言说皆为戏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都洋洋洒洒,看了更懵圈。
不如一句话解决:
心法!
至于到什么阶段可以被称为艺术?
这是现代教育喜欢搞的事情,与古人无关。
上一篇:买哪款电视机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