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海经》中有哪些人、事、物已经被证实是真实的?
山海经,真实,也是《山海经》中有哪些人、事、物已经被证实是真实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不可以开脑洞,发散思维,大胆假设:有高级生物曾经活跃在地球,由于流星雨,陨石等,瞬间几乎毁灭了地球文明,只留下了少数生命,片面记录了当时的文明。可是幸存者因为条件所限制,再也没能恢复当时的文明水平。
或者还有一个可能,山海经里的那些神兽,就如我们今天的物种灭绝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渐渐消失灭绝,那些古人,一部分逃离地球。很不幸,留下我们这些人类的祖先,流浪地球?看看这些美丽的动物,搁在今天,它们能逃出人类的杀戮么?
我们觉得夏蝉生命很短,可是时间究竟是什么?在某些乌龟等长寿动物看来,人类的寿命也很短啊。这么短的一个周期里,学习探索地球宇宙,本身就是局限。
只要我们开始思考,就会有立场,角度,坐标的局限。古老的《山海经》,留给我们无限猜测和迷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提问!
《山海经》虽是先秦时产生的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奇书,但涉及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山海经》里那些被证实真实存在的人、事、物。
奇珍异兽
《山海经·东山二经》: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关于犰狳(下图一)的描述很符合现实中土豚(下图二)的样貌。
《西山经》中关于文鳐鱼的描述:
“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长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
这完全就是现实中的飞鱼嘛。
《南山经》中记载的狌狌:
“其状如禺而白耳”
应该就是长毛猿的一种。
除此之外,书里记载的很多动物与现在所有的动物惊人地相似。
人文民俗
首先是巫师文化。
《大荒西经》中记载:
“有灵山,巫成、巫即、巫勝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
这也是古老的灵山十巫的传说。如今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巫傩文化就是典型代表。
其次,黑齿习俗。
《大荒东经》中记载: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又有《海外东经》中记载: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一赤一黑,在其旁。”
黑齿, 黑齿习俗在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有,属日本、泰国及中国云南边疆傣族较为突出。
自然知识(下图所示:根据本书绘制的地图)
《山海经》中有许多关于山川河流的记载,也有学者考证这些地理在现实中的方位。
在《山海经》的记录中,有些河流会“潜行于下”,即伏流河。
山海经中记载着东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神树,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个在下,一个在上面,十个太阳轮流给世界带来光明,后来十个太阳的母亲生病后,一起跑到天上捣蛋,给人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直到后羿出现后,才射掉九个太阳,使得人间重新恢复和平。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群中,出现了八棵青铜铸造的神树,这些树分三层,每层有三枝,三枝各结了一个丰硕的果实,而在树梢则有一只雄视四方的太阳鸟,这种参照瞬间就让人想到了扶桑树的比例参照。
总之,《山海经》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记载着一段遗失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海经里面描述的所有事情都是介于真假之间,说真是因为这都是根据古代中国所发生过的事情而写出来的神话记载。就如同《西游记》写的是神话取经故事,但是是根据唐朝玄奘大师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编写的。同理,山海经也是古代中华祖先根据当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编写的一种记载文体,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就是因为它是为了讲述这些历史故事里面所蕴含的道理而写成的。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山海经一定是真的。说它假是因为我们按照现代的科技观点来论证这些描述,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的,起码就各种神人的造型或说长相就不太符合自然进化原理,植物动物的遗传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的,违背这种自然选择模式一定不会产生的。但是为什么山海经里面描述故事里的人物都不太符合当代人类的认知标准,这是因为在古时人类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或者说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下,不宜描述当时为什么会有人做出很特别的事情,具备很特别的能力。因为不能解释或比较崇拜,所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赋予这些人物事件以神话中才有的能力,或按照人类(作者)想象中的思想描述出来的。这也就是它假的一面。我们阅读山海经要用正确的思维看待山海经里面的故事,要懂得山海经要描述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是自然大地上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超越自然赋予的能力,只有自然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所在。人类要服从自然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自然赋予的力量。这个原则应该是永远有效的法则。顺应自然力量,不要逆自然力量而动。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谢谢阅读,山海运行为经,遵循山海运行才是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海经》顾名思义是以真实世界地理知识为基础,以万物的神话夸张比喻人物来实现修行中的每个过程,表面上看《山海经》处地里和有限的人物真实外,其余均现实生活不真实,也并不存在。但是当你读懂《易经》或《道德经》《逍遥游》时,你就能进入道的世界,走进四维空间得到的答案与现实生活中的答案完全不同,千奇百怪的世界变成真实不能再真实的你,真实的我。原来天地造化如此神奇而伟大,你会亲眼目睹人面长着鸟嘴,身体长着翅膀在海上捕鱼。《逍遥游》北冥有鱼,捕此鱼也。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百家争鸣不离道中。人文是文明起源,因人而言天地,因天地而言时空,三才合而为一华夏文明得到传承唉...!有缘者得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