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书法,风格,自己的书法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图:永字左上侧虚线
也许还会有新的书法理论家与实践家们进一步将书法的形态造型方法与理论进行总结提练,我们学习楷书书法也许就更方便了!而且各自都还可能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书法作品!
附:与单体汉字形态相关的结构辅助分析方法,其中结点成线(虚拟笔画,尤其是虚拟主笔)就是一种构建虚拟层次的一种有效方法!
#书法技法中的形态造型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风问题,很简单,做人的风格就是书风。书法风格的形成,在书法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形成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有:
一是自己性格有关。人的性格有性急的,有性慢的,也有不慢不急的有阳刚的也有阴柔的。性格的不同,所带来的就是做事风格的不同,这种性格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审美取向。不过性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发生相反的变化。比如董其昌和赵孟頫、文征明的书法风格以及颜真卿、王铎以及魏碑的那种雄强风格的书法就是两种风格的极致,而王羲之的书法基本上是众美兼具。
二是文化修养有关。文化修养丰富,其审美观也越高雅,越有文化味,文化的修为,同样会带来审美观念的不同,然后绝对审美取向。
三是书法的风格的审美取向,也会影响甚至左右一个人的审美取向的形成。如我选欧、颜、柳、赵四家中的任一家书法,临摹学习至精熟,书法家的性格融入作品中形成的审美取向,就会影响我们,有意无意的去模仿这风格并由此带来性格的变化,性格的变化又影响着书法风格的成形。
更多情况下,书法的风格是在自己临摹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固然,风格的形成与上述三条有关,这种审美取向会左右书法风格的形成,但关键还是我们在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也与临摹学习的水平与深度有关。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学好书法。首先就是在选定一家以后就基本上决定了一个时期亦或阶段的审美风格的取向,技法成熟后,自己的个性中审美毫无就会和师法对象书法作品中的审美性格融为一体,由此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书法风格的形成即有作者本人的因素,也有师法对象影响的因素。不过一个人一生中书法风格大多数都在不断变化的。如颜真卿早中晚年的书法风格就变化非常明显。书法风格的变化除了与上述有关也与年龄阅历书法技法、理论娴熟度有关,所以往往是人书具老,方得炉火纯青之境,书法的风格也达到成熟的境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风格不用刻意追求。练着练着自然流露出了自己的风格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没有捷径,首要的是临帖,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第一、确定学习方向:真、草、隶、篆等你喜欢哪种书体。
第二、确定学该书体的哪种风格。比如行草书:王羲之、孙过庭、颜真卿、米芾、王铎等等都是可以取法的大家。
第三、坚持不懈地学好一家的东西、比如说学孙过庭,就要参透《书谱》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从形体到神韵做到烂熟于心并力求写对、写准、写像。在此基础上方可旁涉博猎融会贯通。切不可朝秦暮楚一家没学好又换另一家。
学习书法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取法乎上、讲究学习方法加之不懈的努力方能学有所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风格所指书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书家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多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书法风格。深究其原由,如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是建立在实用汉字的基础上的。它的艺术表现,顺应其特定的形状、格式,并充分发挥书家的艺术匠心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书家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尚对书法的作用。这是先天的基本性格与后天学识、修养共同用于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谓“风格即是人本身”。 书法史上诸多大家便是如此,如苏东坡、米芾、颜真卿、柳公权、徐渭、董其昌、二王、赵孟頫等等
再者,形式表现技巧及工具材料。在形式技巧上,书家在学书过程中所取法的碑帖、老师的直接教导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书家所选用的工具、材料则直接作用于作品风格,如用狼毫笔作书,易表现出刚健、挺拔,而用羊毫笔书写,则线条柔韧、柔中寓钢。
上一篇:六神磊磊近日发文说,近20年是武侠电影的大倒退,您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