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人格?怎么样树立一个正确的人格?
人格,自己的,个人什么是人格?怎么样树立一个正确的人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①可以通过「催眠」,在梦境中,回放童年阅历,破解心结,终结它对性格的塑造。英国妇女唐娜,几十年不敢碰水。经过催眠发现,原来是童年差点淹死。1小时候,就学会了游泳。可见,催眠梦境回放童年,是有效的「人格改良」措施。
②可以通过「正念」,随时观照自己的心灵体验,当童年暗记忆涌现的时候,用逻辑思维的针头,戳破阴霾,就能跳脱童年对性格的暗中塑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以为“人格”就是指人性的格局,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性”,一个是“格局”,“人性”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最本质的特性,“格局”则是指这些特性的格调和局限。
人性是善是恶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善还是恶?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因为二选一无论如何选都不圆满,如果“人性”本质是善,那他就绝对不可能会变坏,反之也一样,本质是恶的话,他也绝对不可能变好,这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块石头,它的本质是“土”,那它再怎么变,也不可能变成“水”,因为本质不同嘛,对不对?一头猪再变怎么变,也变不成一只狗,这也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这很容易理解的。
圣人的回答
所以真正的圣哲之人,是不会直接来回答这类问题的,《论语.阳货》中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才是圣人明确的表达,后人说善说恶,都是建立在对这句话的引申上,是对这句话的个人发挥。
什么叫“性相近”?从佛家教义上来讲,性善性恶是由阿赖耶识决定的,而阿赖耶识的本身却没有善恶,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的本质是“无覆无记”,意思就是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这和中国文化中太极的道理一样,太极生阴阳两仪,但太极的本身,即不是阳也不是阴,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另一层含义。
非善恶而能善恶
最后我们汇总一下,所谓的“人性”,是指一个人精神层面那种能善能恶的变化特性,“人性”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一个“理”,就象是一个载体,或者是一个平台,抽象的,但一切具体的东西,都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所以到了宋代以后,中国文化中就出现了“理学”,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不出一个“理”,并主张透破事物的表象,把那个抽象的“理”还原出来,到了南宋以后,又发展出了“心学”,将客观之理与主观之心进行了统一,特别是到了明代,王阳明更是提出了“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的主张。
但不管他们怎么演变,我们都应该把握住一个核心原则,即这都是对“人性”根源的探索,“理”也好“心”也罢,我们不去管它,这都只是代号,他们所探索的那个源头,是“无善无恶”的,虽然它本身“无善无恶”,但它却有“能善能恶”的功能作用。
什么是人格
最后我们来看,到底什么是人格?上面我们讲了,人格就是人性的格局,那么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高低,是由他对人性的理解决定的,他对人性的理解越全面,他的人格也就越高尚,相反人格就越低劣。
比如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一个人的人性,本无善恶,这个就是“性相近”,都是无善恶的,但却有变善变恶的功能作用,这一点也是“性相近”。
我们明白了这个,就同时明白了孔圣人后面那句“习相远”的含义,既然能善能恶是人的共性,也就是人的本性,那么就看在生长过程中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
我们如果这样去理解人性,那么我们做人绝对不会太苛刻,而是会尽可能的给别人创造各种向善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的格局自然就大了,在别人看来,我们的人格也自然就显的高尚了,这里面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庄子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有人的思想主导,在行为习惯上具体表现出来。
中国文化的人格讲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崇尚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无畏的气概。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人格。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也有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格,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受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讲究的是:“唯利是图”讲究享受在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喜欢的,就是好的,我不喜欢的,就是差的。还有大多数人的人格是普普通通,只是在生活中得过且过,老婆孩子热炕头,并没有太多的精神追求。
人格和其他事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格局,而这个思想格局最终让我们的人生轨迹大相径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