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是武侠小说吗?
水浒传,武侠小说,梁山《水浒传》是武侠小说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是借史论时代的人物小说。
不是武侠小说。
人物大分两类,朝野,官方民间。
然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笔法神奇,伏笔重重,转接无间,细读深思,妙不可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不是武侠小说,而是由宋元话本演变而来的历史演义小说。
什么是话本呢?话本是宋朝和元朝时的说书艺人的底本,确切的说是用于师徒传承时徒弟学说书用的。
那么,话本水浒的起源又是哪里呢?
答案是,源于真实的历史。
梁山起义和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其人,《宋史徽宗本纪》里有过宋江36人起义的记载,后来起义被张叔夜讨伐,败降。(之前收到过一个邀请问题“宋江如果不招安会是什么结果”,答案历史已经给了,结果就是被讨伐,失败,投降。)
宋江起义虽然历时才两三年,但在民间影响力挺大,首先36人的传闻逸事在街头巷语传开,很快又被说书人捕捉到。说书是宋朝比较流行的民间娱乐,所以,在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就已经在娱乐场所广为流传。
后来到了元代,这些水浒人物故事又以元杂剧的形式演出并传播。
但是,不管是话本还是元杂剧,都只是单个的水浒人物故事,如《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燕青搏鱼》等。
到了成书于元代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水浒故事才被连贯在一起,不过,《大宋宣和遗事》是讲宋朝徽宗到南宋建立这段历史的话本,水浒故事也只是其中的一段。
施耐庵就是把这些零散的水浒话本,以及流传在各地的口头文学,串在一起,进行文学加工,二次创作,才形成了《水浒传》。
后人在施耐庵《水浒传》的基础上又改出几种版本,因此《水浒传》又分繁本,简本,洁本,金批本。
繁本是120回本,金圣叹把120回腰斩到70回,只到石碣受天文排座次就结束了。由于金圣叹的批语写得太好了,金批本一出来,立即传遍天下,几乎令他本尽废。
我个人觉得,金批本确实不错,但个别地方也有故意黑化宋江的嫌疑。现在特别流行的水浒阴谋论大概就是从金圣叹开始的吧。
你看的是哪个版本的水浒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看了有很多回答,还是着相了。
首先水浒传是一部小说,说它是武侠小说也好,历史事件也好,还是文化故事也罢,都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看到武侠的一面,行侠仗义的一面,就没读懂作者的意思,就像是看金瓶梅却沉迷于色情描写,这就是着相了。
水浒这部著作,通过社会百千形态,从贩夫走卒到商贾官宦,通过侠义正气作为切入点描写的是人的贪嗔痴疑慢等人性固有缺陷,或追求名声,或追求利益,即执着于建功立业,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才聚的一批英雄好汉,可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抹杀了这些英雄好汉。
水浒的结局是悲壮悲惨的,但是他们一定要死,这是肯定的,尤其是宋江,追求名利的带头者,一定会死的很凄惨,有人总会说宋江该怎么怎么做才能挽救梁山,其实这是作者的安排,宋江不死则贪婪不死。我们看一百零八好汉中,仅有几个的结局,燕青携诗诗隐居,武松断臂出家等等算是比较好的,幸存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领悟人生,功过是非,名利荣辱转眼成空,不应执着贪恋。
顺便提一下,金瓶梅却从普通平民百姓的人性缺陷着手,描写了普通人的贪婪,同样也是贻误自身。
人生是一种状态,不贪恋世间虚荣名利,喜怒哀乐任其自然,无为而治其身。水浒的作者是在总结自己的感悟,名利可追而不可执着,可来也可去,要做到来去自如,如果执着于世间名利,终将遗祸无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水浒传是一部中国历史纪实小说,远非什么武侠小说可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水浒传》是现实主义小说。
当然《水浒传》也是有武侠小说的影子,比如说鲁智深,还有晁盖等七人。《水浒传》由侠义人士鲁智深入题,就是一个例子。这要是李逵这种动不动就杀人的“反社会人格”当第一个重要人物登场,我想粉丝不得走大半,哪能坚持往后看。
只有先让鲁智深这种“侠义”人物出场,吸引读者的胃口,再突然跳反,将李逵宋江等“现实主义”人格,与不讨喜的人放出来,最大程度上“动刀子”赚观众的眼泪,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