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蔡文姬跟曹操什么关系?
蔡文姬,蔡邕,匈奴蔡文姬跟曹操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同朝之臣,曹是蔡的叔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曾放言:“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看出,英雄也有着爱好美色的秉性。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知道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蔡文姬与曹操的联系,源于其父蔡邕与曹操的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一下蔡邕。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早年曾拒朝庭征召之命。
董卓当权时,因慕其才华,强召为祭酒,后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公元190年,蔡邕被封为左中郎将,人称“蔡郎中”,后又被封为“高阳乡侯”。
后董卓被杀。蔡邕一次在王允处作客时,想起了董卓的知遇之恩,禁不住一声叹息。王允大怒,治其死罪。邕请求愿效史马迁:刻墨染额,削截双脚,以求继续完成《汉书》,亦未得到应允。蔡邕辱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
刚才不是提到曹操与蔡邕有过关系吗?对!
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在文学上二人志趣相投,都推崇不拘时俗、自抒胸臆的风尚,以他们为代表,共同成就了建安时期的文学新变。蔡邕是魏晋风气的开创者,曹操是魏晋风气的倡导者,对于曹操来说,蔡邕是亦师亦友。蔡邕对晚辈后学非常赏识,比如:王粲、顾雍、阮瑀……尤其对于曹操。世人称二人关系为“管鲍之交”。
二人都与汉末大将乔玄都私交很好。乔玄既是蔡的故主,又是慧眼识曹之人。蔡邕以其在士林中的地位和声望,对曹操有过赏识和举荐行为。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主人翁——蔡文姬
生长在这样一个诗书门第,自小耳濡目染。她博学能文,善诗赋,长辩才,习音律,擅书法,可谓全才。
蔡文姬初嫁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因无子嗣,蔡文姬回到娘家。
公元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匈奴见此时中原势弱,趁机掳掠。匈奴左贤王见其才貌双全,便据为己有,并育有二子。
蔡文姬在北方匈奴处生活了12年。
现在我们回到主题,大家所期望的是:二人到底是啥关系?
曹操兵败赤壁之后,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不久被封为魏王。局势暂时稳定下来后,他想起了对自己有过赏识和举荐的老师蔡邕。
而蔡邕并无子嗣,唯有一女蔡文姬,还在匈奴过着背乡离井的蛮荒生活。于是,曹操不惜重金,且以单于呼泉特来邺城拜贺的机会,扣押为人质。两个条件以赎取蔡文姬。这就是史称的“文姬归汉”。曹操花大代价赎回蔡文姬,可见蔡在曹心目中的重要性。
后曹操撮合蔡文姬与才貌双全的屯田校尉董祀。董祀因蔡身世,始不乐意,但是曹操强力撮合。
那么,曹操为什么不将其据为己有呢?因为感谢其父的曾经赏识之恩,又欣赏蔡文姬的文才。他不愿看到一个饱经风霜又颠沛流离的女子,现在又要在自己面前强作欢颜、违心地侍寝夜宴的痛苦。他更愿意蔡文姬释放自我,开朗心胸地在文学上有所造诣。
三年后,董祀犯法当斩。蔡文姬不记前嫌,叩头哀求,求曹操免其死罪。且篷头污垢,完全不顾形象。曹操曰:“处死的公文已发,有什么办法?”蔡央告道:“明公有良马万匹,勇士成千,何不派一骑士快兵加鞭救董祀临死之命?”曹操既感叹蔡门坎坷,又为蔡文姬精神感动,于是破例免祀死罪。
又问:“吾闻令尊有许多藏书,惜已失传。尔能否忆起?”答曰:“先父藏有四千余卷,余能背四百余篇”。操大喜,命人备好纸笔墨砚,请她追忆父书,并派文人学士辅助。蔡文姬道:“不用。我一人足矣!”两年后,蔡文姬凭记忆和自己的知识写下了《续汉书》。
之后蔡文姬留下了中华古乐府套曲《胡笳十八拍》千古佳作,以及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悲愤诗》,沉痛地描写了被俘入胡、背乡离井、别子归汉的悲情。为中华文库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之后就没有关于蔡文姬的更多文字记载。生卒年月皆不详。
靓女俊男们,故事说完了。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曹操与蔡文姬到底是啥关系。就是感谢其父的赏识,救其从蛮荒之地解放出来的关系,就是欣赏她的才华的关系。没有其他的譬如特殊的男女关系。绝对没有。就是纯粹的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跟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深厚的友谊,小的时候虽然对蔡文姬的才华有所耳闻,可能也就只是爱慕之心,两人并没有什么暧昧关系,后来蔡文姬远嫁,自然更没什么相处的机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学上的知己关系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