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从源头预防生姜姜瘟病?
瘟病,土壤,链霉素如何从源头预防生姜姜瘟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从源头预防生姜姜瘟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瘟病!看到这个词我就头痛,听到这三个字,我就头大,大姜的病魔,姜农们的心头恨!
姜瘟病,学名青枯病,细菌性土传病害。
一,症状
大姜的茎叶或根系都能表现症状,先看见的是叶片萎缩下垂,无光泽,叶片由下向上枯萎,茎基部呈暗紫色,后来变水渍状黄褐色,像被开水烫伤一样。姜块染病呈水渍状腐烂,用手捏有污白色浓状物溢出,散发臭味。
二,原因
大姜的姜瘟病多发生在根部和姜块,土壤和姜种带菌是主要来源,温度和降雨是导致其流行的两个主要因素,特别是雨后积水,又遇天晴日烈暴晒,发生最为严重。
此病6月发生,7-8月是其发病高峰期,直到收获还在发生,带菌姜块储存姜井会感染沙土,第二年再传播。
三,防治
1,选择无病姜种,做好消毒工作,可用药剂有,64%的恶霉灵粉剂400倍,或噻菌铜500倍液,或敌克松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50倍液浸泡半小时,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5-6小时。
2,土壤轮作,此病菌可在土中存活2年以上,间隔3年以上方可再种大姜,期间不可种番茄,辣椒,土豆等茄科作物,可播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雨后及时排水,疏松土壤。
3,土壤增施优质农家肥,配合微生物菌肥,以达到以菌治菌的作用。酸性土壤可亩施生石灰80公斤。
4,6月份注意防治姜蛀螟等钻蛀性害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喷雾防治。
5,发病初期,可用喹啉铜或洛氨铜混中生菌素或链霉素灌根,沿茎秆往下喷淋。或可杀得600倍,或72%的硫酸链霉素400倍,7-10天一次,连用3次。其间随水冲施硫酸铜钙4-6斤每亩,再一水冲施甲壳素肥料。
6,如果发病棵数不是很多,可连同病棵周围的土壤一起清出田外,随后穴内填埋1斤生石灰,病穴周围用薄膜盖严,浇水绕过此处,防止传染。
7,发病的大姜不可留作姜种,可全部处理掉,选无病姜种留种,土壤弃用轮作。实在不行,可用氯化苦等土壤熏蒸剂作土壤处理。
总之,大姜姜瘟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那种药物可完全治愈,主要以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
姜瘟病!你何时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瘟病是土传性细菌性病害,易发与姜块膨大期,导致植株枯死,并迅速蔓延。姜瘟病要以防为主,一旦染发病,就很难控制,也很难治愈。给生姜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最严重时到能够导致减产60%-80%,甚至绝收。
生姜姜瘟病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做好姜种的消毒。在种植之前,姜种用农用硫酸链霉素+甲基硫菌灵水溶液进行浸泡,以杀死吸附在姜种上的病菌孢子,以防止生姜带菌播种。
二、做好土壤的消毒。种姜的土地,在种植前挖穴时,用农用硫酸链霉素+甲基硫菌灵用水溶液淋种植穴内的土壤,以杀死吸附在土壤中的病菌。
三、药液灌根。在姜苗露土后,及时用600倍50%五氯硝基苯灌根每株灌2千克左右,均匀灌在姜苗根部周围的土壤中。
四、增施生物菌肥。在整地时每亩施入50-100公斤的微生物菌肥,菌肥富含有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不仅有利于构建合理的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还能提高植株抗姜瘟病的能力,有效地抑制姜瘟病的发生和为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瘟病是目前大量种植中,最为严重也是最难防治的一个病害,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
预防姜瘟病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就是利用威百亩等土壤处理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大姜出园以后整地开沟,先用水把姜沟浇透,晾一天后再把威百亩顺水冲施到姜沟里,每亩地用50–75公斤,然后盖膜密封,处理20天以上,种姜之前需要把姜沟翻土以后晾晒一周以上,就可以下姜种了,因为土壤消毒处理时有害菌和有益菌一起杀灭,所以定植时一定要补充有益菌。
在定植以后,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姜瘟病的防治,可以提前冲施多粘类芽孢杆菌,也可以冲施一部分复合微生物菌剂,这是目前防治姜瘟比较不错的一个方法。
上一篇:年轻时候做过的梦实现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