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建筑怎么样?
建筑,中国,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北京古城墙
最后一座古建就是位于长安街上的北京古城墙了,可是在北京城规划交通路线的时候,他它仍然没有逃离被拆除的魔爪。北京古城墙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用来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历时七年多才修筑完成,可谓历史悠久,对我们研究明代边防具有重大的意义。可现在游走在北京街头,我们早已找寻不到古城墙的踪迹,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系列的残砖碎瓦。
历史的足迹总是那么快,从不给人类留下一点时间来进行思考和反思,缅怀历史固然重要,但更好更有效的保护传统古建筑才是对我们伟大文化的最好传承。被历史所摧毁的古建筑虽然依靠现代的技术能完美修复出来,但是我们目前所拥有的毕竟都会被未来代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文化,让它们不在遭受烟火炮弹的摧毁,让他们能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渊源流传下去,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像我们一样感慨前人所做的破坏感到惋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中国古建筑,以长城最伟大!但如讲实用,西方十三世纪的伟大建筑至今如不使用现代机械科技,国人也造不出来!人家三千多年前的方尖碑,高四五十米,重一两千吨!怎么开採石料?怎么运到现场?近两米直径的石柱,高三四十米!重三千来吨!怎么打磨得那样光滑?怎样从埃及运到罗马?用什么办法把它立起来?埃及的金字塔石头那么重!到现在科学家也没有研究出是怎么开採并怎样建造好的!不要为这些永远赶不上人家的事去议论了!现实一点。中国高铁,谁能比得上?这就是现实哟!
六六老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建筑能力才开始体现,怎么样,具有中国文化的建筑风格体现,好像需要实践和用心的提炼。如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不如看中国内部的藏族家园建设。中国现在建筑没有美学的统一,但有美学的发散。什么是好建筑的理念尚未形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追随西式;日式建筑几十年,空心化。是时候走自己的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建筑怎么样?这提问太笼统,包容的层面很是宽泛(外观、结构、材料、造价、销售、使用年限、抗震设防、古今建筑、公用还是民用建筑等?),题主是粗线条之人?还是粗中有细?出题应严谨一点为益。那么推开广义,从狭义角度仅由建筑”外观”评说吧。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自古至今从茅草屋、木屋到土木结构、砖瓦结构或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了古建筑的人字顶型式。尤其是盛唐时期的人字顶飞檐式、双飞檐式、多重飞檐式(模式如天安门、故宫、天坛、前门、青岛栈桥重檐八角回澜阁、曲阜的大成殿、武汉的黄鹤楼及各地的古塔寺庙等),东洋日本各地也大都效仿中国古建筑模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名古屋那座世人皆知的多重飞檐建筑物;而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特别是寺庙,普遍模仿了中国的建筑艺术。……我国古建筑可谓雕梁画栋、气势磅礴恢宏。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对古建筑,早有赞誉性评论;其毕生都在做保护古建筑的相关工作。
而现今国内各地的建筑物,普通国人大体一致的基本评价为:豆腐块、火柴盒、板块、平顶式,不论高层低层,几乎千城一面,毫无特色。甚至有大裤衩、古铜钱、菜蓝子、广州之眼等奇异类建筑,其类型合成了不伦不类的混合体城市建筑群。甚是有些刺眼又辣眼吧?的确让人不敢恭维。评说古建筑也得一分为二,除了诸多赞美外,也有不足之处。有人认为,中国古建筑与西方特别是欧洲中世纪的建筑相比,显得有点”土气”,犹如满清宦官身着长袍马褂、头上的顶戴花翎像鸦雀之尾,脚穿布袜纳底布鞋,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这大概是国人中十之八九有此结论的。无怪,眼下世人在公众正式场合都穿西装打领带领结。……由此看去,比较之下,大家公认:西服,似乎更美观一些。当然,也有其他不同观点或论调,……
再来说欧洲建筑,如今步出国门者越来越多。人们普遍赞叹欧洲建筑风格琳琅满目,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已是不争的事实。游人观赏得有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洛可可式、拜占庭式及俄国东正教的洋葱头式。哦,穹顶、塔楼、剑刺、石柱、拱劵、飞扶壁、雕塑、绘画与内饰,……富丽堂皇无与伦比。……故此,若硬要拿中国建筑与欧洲相比较,只能说风格不同,各有千秋!不可将两者硬性拽到一处作评价。欧洲的教堂内采光不足,即为共同的弱点。有人说,存放亡灵之处当然要昏暗肃穆些才好;那后来的教堂不是大都改进为:有长条竖窗加装花玻璃了吗?可见,世上十全十美、尽善尽美、至美绝伦之物,少之又少,或者压根难以寻到,总会被挑剔出一星半点瑕疵的。但瑕不掩瑜,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筑,都有各自的建筑特色与内涵。
上一篇:失恋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